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新研究脑卒中机械取栓前,不能跳过溶栓这
TUhjnbcbe - 2023/2/15 11:28:0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叮,您收到一封来自驻大脑前线特工的最新情报!

本文提要:

脑卒中机械取栓前,仍应建议进行重组t-PA溶栓。

动脉瘤到底会不会破?新工具准确预测!

AD不能治?低强度超声安全有效!

脑机一体化系统,帮助瘫痪患者重拾希望。

驻大脑前线特工

脑卒中机械取栓前,仍应建议进行重组t-PA溶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可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纤溶酶可降解纤维蛋白。最新研究表明,在脑卒中机械取栓(MT)前,仍建议使用t-PA进行溶栓,从而得到更好的开通效果。

在年9月21日召开的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上[1],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Gralla博士汇报了SWIFTDIRECT的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2]。

该研究纳入了欧洲和北美的多个中心的例血管闭塞(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MT组或t-PA后MT组,主要终点事件为90天时的功能良好预后[(改良Rankin评分(mRS)0-2],次要终点为90天的死亡率、mRS位移、成功再灌注、症状性以及非症状性颅内出血。

图1:ESOC会议

图2:主要终点事件

主要终点事件:MT组58%的患者达到了90天mRS0-2,t-PA后MT组65%的患者达到了90天mRS0-2。风险差异-7.3%(95%CI-17%to2.1%)。此外,t-PA后MT组的术后再通率明显高于MT组(97%vs91%P=0.)。

图3:次要终点事件

Gralla博士介绍,从结果分析来看,其实两组90天mRS都不错,但t-PA后的介入再通率要高得多。因此,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没有理由跳过溶栓这一步,我们仍建议在脑卒中机械取栓前,进行重组t-PA溶栓治疗。

驻大脑前线特工

动脉瘤到底会不会破?新工具准确预测!

颅内未破动脉瘤(UIA),在人群中发生率在3%左右。部分动脉瘤会发生破裂,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

年8月30日,JAMANeurology在线发表了一篇题名为《颅内动脉瘤生长后破裂风险》的文章,该项研究[3]对生长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进行了预测。

图4:论文封面

纳入研究者为未经过治疗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18岁以上,每个患者至少有一个未破裂动脉瘤,该项研究共有15个国际队列的参与。对这些动脉瘤进行长时间的随访,检测动脉瘤的生长情况。梭形或动静脉畸形相关的动脉瘤被排除在外。

生长定义为随访成像时动脉瘤在1个方向上增加1mm或更多,在名接受颅内动脉瘤随访的合格患者中,名因未检测到动脉瘤生长而被排除,27名因失访而被排除,最终纳入名颅内动脉瘤生长的患者。

共纳入的这名患者中[名(71%)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1],共有个生长动脉瘤,其中25个(7.6%)发生破裂。生长后破裂的绝对风险在6个月为2.9%(95%CI,0.9-4.9),1年和2年为4.3%(95%CI,1.9-6.7)和6.0%(95%CI,2.9-9.1)。

在多变量分析中,动脉瘤破裂的预测因子是大小(7mm或更大的风险比,3.1;95%CI,1.4-7.2)、形状(不规则风险比,2.9;95%CI,1.3-6.5)和部位(大脑中动脉风险比,3.6;95%CI,0.8-16.3)。在三S(size,site,shape)预测模型中,1年破裂风险范围为2.1%-10.6%。

图5:三S风险预测模型对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预测

结论:颅内生长的未破型动脉瘤,每25个动脉瘤中约有1个会发生破裂。三S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生长过程中的绝对破裂风险。

驻大脑前线特工

AD不能治?低强度超声安全有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中老年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研究发现,低强度聚焦超声(FUS)对AD治疗安全有效。

图6:FUS治疗AD工作图

在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上,来自西弗吉尼亚大学洛克菲勒神经科学研究所执行主席、联合研究者Rezai博士介绍,他们使用磁共振引导下的FUS和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相结合技术,使血脑屏障(BBB)暂时被打开,治疗物质可以穿越BBB,进入特定位置而发挥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已在动物模型上得到证实,目前正在招募轻度AD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年龄50-85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为18~26分,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结果为淀粉样蛋白(Aβ)阳性。FUS与临床前试验中的斑块减少和行为的改善有关。

在AANS会议上[4],Rezai博士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数据。他们目前共有15名患者接收了45次FUS治疗,随访时间为3-32个月。所有的15名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包括出血、梗死等。BBB的打开是“短暂的、可逆的、按需的”,一般有24-48小时内,因此患者耐受好,不良事件发生率小。2/3的患者在接受第三次治疗后1周进行了PET成像。

结果显示:FUS组海马/内嗅皮层以及顶叶和额叶中的淀粉样斑块平均减少了约26%。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发现,与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相匹配AD患者相比,FUS组MMSE的相对变化为2.2,而AD对照组为3.8。FUS组的认知评分变化为4.6,而AD对照组为5.6。因此,FUS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下降的情况。

最后,Rezai博士介绍,因为目前样本量很小,目前只能说“与AD对照组相比,FUS治疗并不劣势。”未来期待有更多的病人参与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FUS的潜能,如果FUS确实安全有效,那么这项技术在治疗脑肿瘤和某些精神疾病方面也会发挥巨大的价值。

驻大脑前线特工

脑机一体化系统,帮助瘫痪患者重拾希望。

脑机接口(BCI)可使失去移动或说话能力的人恢复交流。BCI的便携式系统可以将BCI的功能引入家庭,帮助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病人做简单的肢体动作,从而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研究证据表明,瘫痪大多数由中风引起(33.7%),其次是脊髓损伤(27.3%)和多发性硬化(18.16%)等,瘫痪患者病情重,花费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AANS)上[5],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Davis博士带来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Davis博士介绍,BCI和脑-机械接口(BMI)是测量中枢神经系统(CNS)活动并将其转换为替代、恢复、增强和补充人工输出的通信系统,通过BCI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输出,从而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与其外部或内部环境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帮助瘫痪患者进行简单肢体动作。

最后Davis博士强调,如何将BCI技术进行合理转化,让所有瘫痪患者受益,这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研究脑卒中机械取栓前,不能跳过溶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