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治疗非复杂性B型夹层(uTBAD)的重要方式,但合适的治疗时间仍然不明确。该研究发现在急性和亚急性uTBAD人群中早期和晚期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是急性期干预人群中30天死亡率要高5倍,且动脉瘤破裂,夹层逆撕及严重中风仅在急性期干预组中发现。因此急性期干预uTBAD需要谨慎。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治疗非复杂性B型夹层(uTBAD)的主流方式,但合适的治疗时机选择尚存在争议。医院的研究团队对此问题进行探索,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EuropeanJournal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从年1月至年12医院诊断为uTBAD的患者,纳入排除标准详见图1。uTBAD定义为无下列情况出现的夹层患者:反复发作的疼痛、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主动脉直径快速增大,内脏动脉灌注不足和破裂征象(如血胸、主动脉周围或纵膈血肿)。根据干预时间分为急性期组(1-14天)和亚急性期组(15-90天)。两组人群采用的干预指征相同:主动脉直径40mm,假腔直径22mm,假腔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第一破口直径10mm。图1
研究结果
该研究从例TBAD患者中筛选出例uTBAD患者,其中包含例(83.1%)男性,平均年龄55.4±11.1岁,最常见合并症为高血压。在两组不同干预时间人群中,人口学资料及合并症均无显著差异(表1)。表1纳入人群中54.3%在TEVAR手术中覆盖了左锁骨下动脉,25.5%使用了烟囱支架,5.2%接受了左颈总动脉到左锁骨下动脉搭桥,具体干预信息详见表2。表2术后早期结果:首次技术成功率为92.1%(/),有21例患者术后造影出现即时Ia内漏,由于这些Ia内漏流量较小,因此后续予以保守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急性期干预组30天死亡率是亚急性期干预组的5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3.8%vs0.7%,p=0.1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干预时机和任意早期结局均无显著关系(表3)。表3术后远期结局:纳入人群术后远期临床随访和影像随访结局具体信息详见表4。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8.2(1-)月,随访期间有15例死亡,其中9例于夹层相关(7例破裂,2例逆撕)。表4急性期干预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94.2%(95%CI89.1%-99.6%),亚急性期干预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88.3%(95%CI81.5%-95.7%)。由图2可见,两组人群全因死亡、夹层相关死亡、远期再干预和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也指出干预时机与远期结局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表3)。图2研究结论
该研究发现对于uTBAD患者而言,急性期进行TEVAR干预可能会导致术后短期不良事件风险增加,但远期结局与亚急性期干预相比无显著差异。一点思考
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干预时机一直是血管外科医生讨论的焦点之一,目前主流看法是尽可能避免在急性期干预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该研究的结果更进一步支持了目前主流意见,但该问题还需要未来更多前瞻性研究证实。
本文由吴洲鹏医师审校及组稿王家嵘医师编译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