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主动脉慢性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弓上分支处理原
TUhjnbcbe - 2022/6/20 15:24:00

J先生,78岁,主因“反复头昏12年,胸闷、胸痛7年,加重2月”入院。5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入院后经CTA证实为主动脉B型夹层。

图1.弓降部可见双腔征

图2.三维重建片可见降主动脉分为两个腔

通过CT读片,可以看到左锁骨下动脉汇入后的弓降部较大破口,降主动脉呈双腔征,假腔较大,无渗出。结合病史,考虑为慢性主动脉B型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汇入部较近,预计术中要封堵左锁骨下动脉。

患者在喉罩全麻下经右侧股动脉切开,控制右股动脉,穿刺股动脉送入猪尾导管,成袢送至胸12椎体水平,造影,可见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肾动脉显影,左肾动脉未见显影,因术前已知左肾动脉为假腔供血,通过此组造影可以明确导管目前在真腔内。

图3猪尾导管造影确认导管在真腔内

导管送达升主动脉,经左肱动脉穿刺,送入金标猪尾导管到达升主,造影,证实主动脉III型弓,左锁骨下动脉后方大破口,双侧椎动脉粗大。

图4.经左肱动脉金标导管造影,测量口径,并明确破口较大,双侧椎动脉粗大

考虑到患者为老年人,双侧椎动脉粗细接近,左锁骨下动脉需要保留。而破口位置接近左锁骨下动脉,故决定封堵左锁骨下动脉,之后采用原位开窗方式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

经右股动脉送入特硬导丝,肝素化(0.8mg/kg)后,经导丝送入近端口径34mm的先健覆膜支架,在左锁骨下动脉之前,左颈总动脉根部定位释放。

图5.支架释放前定位造影

图6.支架释放后造影无内漏,覆膜段遮蔽左颈总动脉根部约1/3

破膜准备,经左肱动脉送入6FFUSTAR可调弯鞘,内配合5FVER导管,将V18导丝的硬头用钢丝钳呈45度角钳断,造成一个斜面,用砂轮对导丝进行打磨修尖,导丝前端做一个小小的弧形,以方便调整方向。送入导丝导管后在不同角度下调整方向,长鞘尽可能靠近锁骨下动脉根部,用导丝尾端破膜成功。跟入3*20mm球囊,扩张破膜口后更换0.加硬导丝,送入8*40FLUENCY支架,释放后用6mm球囊扩张。

图7.左锁骨下动脉造影,可见被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在弓顶偏后方

图8.在6FFUSTAR长鞘的支撑下,用5FVER导管配合V18硬头尝试破膜

图9.不同角度下调整导丝导管破膜方向

图10.导丝穿破覆膜进入弓部

图11.送入3*20mm球囊扩张开口

图12.释放覆膜支架并扩张后造影,可见无内漏,左锁骨下动脉通畅

但此组造影可见左颈总大部被覆膜支架覆盖,考虑可能和支架释放后的支架相对移位有关(因支架输送器将弓撑开,释放后弓部逐渐回复正常位置导致)。尽管造影时左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动脉造影剂同时通过,无滞留,流速一致,但影像学可疑。触诊左侧颈动脉触诊不清(喉罩偏于左侧),因左颈总灌注可疑受影响,决定探查。经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游离左侧颈动脉,探查未触及搏动。逆行穿刺颈总动脉送入8F动脉鞘,造影,可见左颈总动脉开口被遮蔽。导丝通过,送入10*60FLUENCY支架作为烟囱。之后触诊左颈动脉搏动良好,缝合左颈动脉穿刺点。

图13.逆穿左颈动脉后造影可见左颈动脉开口被遮蔽

图14.烟囱支架植入后造影双侧颈动脉清晰显影

内脏区造影,可见腹腔干根部、左肾动脉开口处有次级破口,左肾动脉经过假腔显影。

图15.术后内脏区造影,可见次级破口,左肾动脉术后经过假腔显影(术前造影不显影)

撤出导管导丝,缝合颈动脉切口和右侧股动脉切口。术毕。术后患者回到监护,2小时后清醒,可以回答提问。

分析:

此例患者为慢性夹层,慢性期夹层内膜片僵硬增厚,往往无法完全封堵破口

此病例破口大,位置紧邻左锁骨下动脉,为彻底封堵破口,争取尽可能多的锚定区,需要封堵左锁骨下动脉

患者高龄,双侧椎动脉都很粗,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保留左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重建主要有搭桥、烟囱、原位或预开窗、或分支支架,此例为避免烟囱的缝隙导致内漏,我们准备做支架原位开窗

开窗主要方式有机械开窗和热开窗,前者主要采用破膜针、导丝、特殊装备(OFFROAD等),后者主要为半导体激光

此例患者为III型弓,支架释放前输送器对主动脉弓拉伸作用明显,术后发生支架相对移位

由于支架的相对移位,导致左颈总动脉受遮蔽,尽管造影双侧颈动脉流速一致,无造影剂滞留,但触诊左侧颈动脉可疑减弱,此时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确保颈动脉血流得以恢复

总结:

腔内治疗过程中,器械和自身血管有相互作用,可能造成意外的重要血管遮蔽。对术中任何可疑影像,不可存侥幸心理,一定要确认,确保治疗效果。

张学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动脉慢性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弓上分支处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