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技术新项目我院成功开展首例内镜下直
TUhjnbcbe - 2022/5/9 15:34:00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80.html

今天,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内镜下直肠粘膜剥离术(ESD),此类手术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结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癌症的治疗方面又有了新举措。

图示:手术前直肠病灶

据介绍,水磨乡76岁的刘婆婆因反复腹痛2年收入消化内科住院,肠镜检查提示:直肠侧向发育性病变,大小约3cm。消化内科主任*庆,主治医师汪洋医院孙传喜老师仔细讨论后,认为:内镜下直肠粘膜剥离术(ESD)既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又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成功为患者开展了第1例ESD。术后,刘婆婆未出现任何不适。

图示:病灶成功剥离后

图示:直肠粘膜标本

什么是ESD治疗?

ESD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采用胃镜或肠镜经过特殊器具,将黏膜层肿瘤予以切除。

有哪些适应症?

1.早癌:超声内镜检查可明确早癌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并将早癌完整剥除;

2.巨大平坦型息肉:超过2cm的平坦巨大型息肉,通过ESD取出完整的病理,充分了解是否存在癌变;

3.黏膜下层病变:如间质瘤,可由ESD术直接剥除间质瘤后做病检。

禁忌症有哪些?

1.严重心肺疾病、休克、昏迷、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神志不清、严重或急性咽喉疾病、食管及胃的重度急性炎症、主动脉瘤及严重颈、胸椎畸形者;

2.内镜下病变有明确黏膜下浸润征象者;

3.病变范围广泛者;

4.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

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往往可取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治疗结果,且具有微创、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有胃肠道不适或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进行胃肠镜检查。对于无症状人群,也建议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提高消化道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科室简介

内一科:消化内科、内分泌内科

住院:内科大楼7楼,科室-

门诊:门诊部二楼,长年开诊。

消化内科业务项目: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开展普通及无痛电子胃肠镜诊查及放大内镜精查术、色素染色、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息肉切除、粘膜切除(EMR)、急诊取异物、止血、早癌筛查等内镜下诊疗服务。逐步开展内镜下胃肠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等手术。现承担县内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国家项目。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中西结合治疗等。

内分泌专业业务项目:糖尿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血脂异常等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中医特色项目:自制制剂四磨汤、疼痛贴对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疗效确切。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庆: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联系。

汪洋:消化内镜治疗组组长、主治医师联系

杨雄:肝病治疗组组长、主治医师联系

吴彬:内分泌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联系

胃肠镜室4人团队

内一科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技术新项目我院成功开展首例内镜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