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传统手术那样“开膛破肚”和全身麻醉,仅需在患者腹部和大腿连接处实施约3mm的细微穿刺点,用精密的导管鞘、导丝、导管三种“尖端材料”沿人体自然血管精准穿过下肢主要动脉——股浅动脉的闭塞段,然后“恰到好处”地选取最契合的球囊导管,用数倍于标准大气压(.kPa)的压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打通堵塞的血管后使支架紧紧镶嵌于股浅动脉壁上不移位,再将球囊放气、撤出,从而有效治疗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近日,医院介入导管室成功为一73岁患者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解除其截肢隐患。
医院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指经皮穿刺置人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可用于全身动脉、静脉、人造或移植血管,是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医院应用十分广泛。
医院院长王修玉表示,此次成功攻克该项技术,不仅表明医院介入诊疗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更是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之外,为赣榆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创伤更小、疗效更好、恢复更快、花费更少的介入治疗先进技术。
患者档案
该患者为73岁男性,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下肢活动时足背部疼痛,久站后出现肿胀、疼痛,平卧休息后好转,曾于当地医疗机构治疗,近来不适症状加重并影响日常生活,遂慕名来到医院。
术前诊断: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闭塞,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堵了,不通了。人体的任何组织都需要正常的血液循环来供应营养和氧气,如果相应的动脉闭塞了,就会形成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功能障碍,甚至组织坏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血栓),均是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该疾病按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1、动脉闭塞的患肢远端,也就是脚,会出现温度降低,该阶段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因而很少被发现。2、出现间歇性跛行。就是走一段距离的路,就会出现小腿肌肉的困痛,或憋痛,需要原地站立休息一下(几分钟)。3、出现静息痛。所谓静息痛,就是不走路的时候,脚也会疼痛,到了夜间尤为明显,患者往往整夜难眠,屈膝抱足而坐。有的患者甚至连续几个月不能有一刻完整的睡眠,痛苦极大。4、出现组织溃疡。溃疡,其实就是远端组织,比如脚上,因为缺血发生组织坏死造成缺损、溃烂,长时间不能愈合,进而出现关节僵化,膝关节不能伸直。而这个时候病人所承受的痛苦,一般人已难以想象,发展到后期只能截肢。
专家会诊后认为:患者已处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第三阶段,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不做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血管进一步狭窄,最终闭塞或斑块脱落栓塞血管,甚至很有可能双下肢完全坏死。
目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方式主要三种:内科治疗: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有降脂药物治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戒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运动和康复治疗,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改善行走距离、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全身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改善由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以及溃疡等症状,不能开通已经闭塞的血管,且有较高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取栓、血管旁路和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下肢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为高龄(此次患者即为73岁男性),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难以耐受较大的手术创伤,或在心理上不愿接受大创伤性的手术方式。以血管旁路为例,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需要正中开腹暴露肾下腹主动脉,同时双侧腹股沟切开暴露双侧股总动脉,更需要移植聚四氟乙烯或编织涤纶人工血管,不仅手术创伤大,还可能有较高的伤口并发症甚至移植物感染的风险。介入微创治疗:介入治疗融合了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优势,且兼具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在对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程度、范围等进行精确而全面的评估后,能够立即转入治疗,尤其对糖尿病足患者,一期截肢后可能出现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优先开通血管、恢复血运尤为重要。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重复性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的主流手段。医院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果断决定采取微创的介入手术方式即在万东金刚DSA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含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消失,支架贴壁良好,患者安返病房,成功解除了后期血管完全阻塞对其造成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体现了医院精湛的介入医疗实力。
造影图,术前(左)血管堵塞,术后(右)血管恢复通畅医院介入导管室-,(包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