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
TUhjnbcbe - 2021/11/3 20:05:00

42岁的张先生有头晕的毛病,半年前,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晕得站不住脚,医院拍片检查,先后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和颈椎病,一直靠药物治疗,却总不见好转。前段日子来找到我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耳朵里的小石头捣的*。

覃先生是一位23岁年轻的小伙子,平时身强体壮,可就在一周前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就感觉天旋地转。本以为得了很严重的病,通过朋友推荐找到我就诊检查,发现竟然也是因为“耳朵里掉石头”。

千万不要觉得和自己没关系,其实每个人的耳朵里都有那么点小石头哦。

耳朵里哪有石头?

怎么会导致头晕呢?

其实耳朵里掉石头就是医学上的耳石症!是一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为什么会导致头晕目眩呢?那是因为我们人体耳朵最深部分,即内耳,不但负责听力,同时也还负责平衡功能。

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其表面镶缀着许多像钻石一样的碳酸钙晶体,俗称为耳石,一旦耳石脱落下来,漂移到半规管内,就会影响人体的平衡功能,引起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

耳石症这种病名听起来似乎很陌生,其实它是眩晕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只是一直不为大家所知道。而且极易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按照其他疾病来治疗,这样就会造成病人常年治疗无效,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

耳石症患者过去以中老年居多,目前正趋于年轻化。年轻人是耳石症的高发群体,他们都是喜欢长时间玩手机或者电脑。除此之外,办公一族也都需要长期进行低头的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规避这一疾病,最好可以经常起来多走动走动,可以很好地达到预防效果。

耳石症偏爱低头族——

“耳朵里掉出石头”都有哪些特点?或者说BPPV的临床表现的5个特征:

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格物致知,我还是喜欢用我标志性“极简”的、让“短平快族”焦虑的方式给大家阐述“耳石症”——

前言

㊣头晕是涉及神经科、耳科、心血管科、精神科、眼科的多学科交叉性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是眩晕中最常见病因。

㊣对该病认识不够,误诊误治率极高。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是特效治疗,治愈率达92%,手法简单易掌握,无需特殊条件,成本可不计,为临床实用技术。

名词解释——

1头晕

2眩晕和位置性眩晕假性眩晕

3晕厥或晕厥前兆

4平衡障碍与共济失调

5难以定义的头晕

6眼球震颤(眼震)

头晕(Dizziness)

头晕是病人用于描述几个完全不同的主观状态的模棱两可的术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第一步是获得病人头晕的精确描述.头晕可能是下列四种之一:

1眩晕(Vertigo)

2晕厥或晕厥前兆(SyncopeorPresyncope)

3平衡障碍(Disequilibrium)

4难以定义的头晕(Ill-defineddizziness)

眩晕(Vertigo)

病人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运动错觉或幻觉

急性眩晕常伴自主症状,平衡障碍,眼震

眩晕的出现提示前庭系统的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通路的损害

假性眩晕

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症、药物中*、内分泌及神经官能症。

位置性眩晕与位置性眼震

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眩晕,多同时伴有眼震,后者为位置性眼震

晕厥或晕厥前兆SyncopeorPresycope

是指晕厥或意识丧失即将来临的感觉

常伴出汗、恶心、恐惧和短暂双侧视力丧失

提示低血压,自主反射或心脏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人体维持正常的静息姿态和进行有效活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进行正常空间活动的能力。

初级中枢小脑

高级中枢颞叶皮层

参与平衡功能的组织或器官一旦受到损害,都可能出现平衡障碍

平衡障碍(Disequilibrium)

不平衡感、不稳定感、酒醉感

是来自于维持空间定向系统的输入信号的不匹配

有前庭系统疾病、本体觉障碍、小脑损害、视觉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的患者常把平衡障碍描述为头晕或眩晕。

平衡障碍的表现

眩晕

共济失调肢体或步伐的协调不能

前庭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感觉性共济失调

难以定义的头晕(Ill-defineddizziness)

模糊的头轻头昏或跌落恐惧

见于各种情感疾病、过度换气综合征、焦虑神经症、癔症、抑郁瘴碍。

所有形式的头晕都可诱发焦虑,但焦虑本身不是心理性头晕的必要条件。

眩晕的病理生理

平衡三联:前庭系统、本体感觉、视觉。

前庭感受器辨别肢体运动方向,躯体所在空间位置;

本体觉使人时刻了解自身姿势、位置;

视觉得知周围物体的方位,自身与外界物体的关系;

前庭感受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觉、视觉感受器的关于空间定向的冲动不一致时便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中枢通路

眩晕的伴随症状

眼震:通过内侧纵束与动眼神经核密切联系。

一侧倾倒、肢体错定物位: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前庭-小脑-红核-脊髓通路相联系。

恶心、呕吐、苍白、出汗血压、脉搏、呼吸改变等自主神经症状:前庭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核等相连结。

眼球震颤(眼震)

眼球的不自主、有节律的短促来回振荡。

分为急跳性、摆动性、混合性

急跳性分快相和慢相,规定快相为眼震的方向

生理性眼震和病理自发性眼震

依据动作方向,可分水平、垂直、旋转等

眼震的病理生理

前庭系统: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规管、半规管中的壶腹嵴(感受角加速度刺激)、椭圆囊和球囊中的位觉斑(感受重力加速度与直线加速度刺激)、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核群、小脑、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前庭皮质代表区。

两侧前庭核接受冲动的不平衡即产生眼震

眼震产生机制:左侧前庭抑制

卡路里(Caloric)试验

正常反应:COWS(cold.oppsite.warm.same)

结果判断:

1正常人左耳冷热反应总时值与右耳冷热反应总时值基本相等,若差别大于40秒,提示总时值较小的一侧有半规管轻瘫(CPcanalparesis).

2正常人右向眼震总时值应与左向眼震的总时值基本等,若差别大于40秒,提示眼震有向总时值较大的一侧的优势偏向(DPdirectionalpreponderence).

结果和意义:

CP:提示迷路或前庭神经节或神经

DP:提示脑干前庭神经核

头晕模拟成套试验

卧立位血压

过度换气3分钟

转弯试验

Valsalva试验

Nylen-Barany或Dix-Hallpike变位眼震试验

眼震电图

眼角膜带正电,视网膜带负电,由于巩膜的绝缘作用,整个眼球形成了一个前正后负的如同电池的结构,眼球正视位时角膜-视网膜直流电流的大小约1mV.眼球运动时,眼周电位强度随之变动。用皮肤电极放在眼周适当位置,收集眼球运动引起的电位变化,经放大,由记录系统描绘出曲线,即成眼震电图。

眼震电图的原理

姿势图

前庭系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肌张力,保持躯体平衡,正常情况下,维持人体平衡又视觉、本体觉、前庭三个系统的输入,而输出只有一个系统是前庭反射维持身体肌张力及平衡将姿势平衡试验中人体重心摇动通过平衡描记成图,即姿势图

结果评定

正常人中心型为主

外周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病人弥散型多见

只能判断前庭功能状态,并无诊断价值

听觉试验

音叉试验

电测听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指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眩晕

Dix和Hallpike于年首先描述了BPPV的特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C-BPPV)及混合性PBBV(C-BPPV)即同时性PC-BPPV和HC-BPPV。后半规管性BPPV在临床上最常见,水平半规管性BPPV次之,而混合性BPPV少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征

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的病例,多见于中年人

症状可因头位改变而突然出现,通常在患耳向下的侧卧位时最明显

短暂发作(数秒至数分钟)的严重眩晕为特征,可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丧失

变位眼震试验阳性

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于数天或数月后渐愈是为良性,三个月以上为顽固性

病因

大多数BPPV病例无原因可循,可为特发性

最常见的明确病因是头部外伤,

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改变时,椭圆囊斑变性,耳石膜脱落进入半规管诱发眩晕

耳部疾病:病*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梅尼埃病缓解期、外淋巴瘘

内耳供血不足: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发病机制

前庭器解剖与生理(一)

嵴顶结石症学说(二)

管结石症学说(三)

黏性增强学说(四)

双侧前庭不对称(五)

前庭器官(一)

膜迷路示意图

半规管空间位置

半规管的生理功能

呈三维空间排列,三个半规管平面互相垂直

适宜刺激是角加速度

当身体在三维空间中任何一个平面作旋转运动时,每侧至少一个半规管处于或最接近于该旋转平面旋转,加速度使内淋巴流动,致壶腹嵴偏斜,产生平衡冲动

半规管受刺激与眼震方向

水平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水平方向眼震

上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

后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旋转方向的眼震

半规管内淋巴流动方向

内淋巴在半规管内朝壶腹方向流动称向壶腹运动,向壶腹运动引起的刺激称向壶腹刺激

内淋巴的流动是离开壶腹的,称离壶腹运动,离壶腹运动引起的刺激称离壶腹刺激

水平半规管的向壶腹刺激强于离壶腹刺激,而垂直半规管离壶腹刺激强于向壶腹刺激

耳石器管的生理

椭圆囊斑位于垂直面上,球囊斑位于水平面上

适宜刺激为直线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在直线加速度中,斑中的耳石(位觉砂)发生移位刺激毛细胞,产生冲动,通过中枢维持平衡

球囊和椭圆囊的定位

前庭的定位球囊斑切面

平衡斑与壶腹嵴示意图

毛细胞

毛细胞除极

头部运动和毛细胞

嵴顶结石症学说(二)

年由Schuknecht首先提出

椭圆囊中的平衡斑脱落的耳石颗粒黏附在嵴顶的椭圆囊侧,增加了嵴顶的比重,使嵴顶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发生变化,嵴顶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敏感性增高。当头位改变时,由于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和眼震。

管结石症学说(三)

年Hall等首先提出管结石症的概念

年EpleY进一步对其进行解说

后半规管的管腔内淋巴中存在细小游离-漂浮的沉积物,当头位移至激发位时,沉积物受重力作用下移并牵引内淋巴,引起壶腹嵴顶向离椭圆囊方向移位,刺激壶腹嵴毛细胞而引起眩晕和眼震。

可较好的解释该症的眼震和眩晕的潜伏期、持续期、疲劳性,反向眼震。

黏性增强学说(四)

各种原因如免疫异常、内分泌功能障碍、间接或直接的化学因素刺激等造成外半规管内淋巴液成分改变,进而导致其物理特性改变,粘滞性增加,使得内淋巴运动的流体力学特征发生改变。

从一个侧面可解释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眼震无潜伏期及无疲劳现象。

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五)

某些疾病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致一侧前庭功能减退,故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的反应两侧不对称,从而导致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性BPPV的临床表现

当处于某一头位时突然出现眩晕

通常发生于在床上向某一侧翻身、头向一侧活动或做伸颈动作、乘车时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改变激发眩晕头位后眩晕减轻或消失,多于一分钟内停止

至激发头位时3-6秒出现眼震,为短暂的旋转性眼震,易疲劳,右耳向下时为反时针旋转,左耳向下时为顺时针旋转,直立时出现反向眼震,眼震持续数秒,一般在30秒内。

外半规管性BPPV的临床表现

常在床上向左右翻身时发作,当头转向患侧时眩晕或眼震加剧

做头部的垂直运动如抬头或弯腰后的直立则不会引起眩晕

潜伏期短2-3秒,持续时间可能略长,疲劳性可有,可缺乏

大部分病人眼震方向为向地性变换性水平性阵发性位置性眼震,少数为非向地性或向天性变换性水平阵发性位置性眼震。

临床检查

Dix-Hallpike变位眼震试验

听力学检查

眼震电图检查

姿势图检查

Dix-Hallpike试验

位置性眩晕和眼震试验

A.嘱患者坐于床上,头眼向前,然后快速使其仰卧,头部置于床边,低于水平面45度,观察20秒有无眼震及眩晕

B.将患者头转向右侧45度重复上述过程,再将头眼转向左侧45度重复试验。

其他检查

听力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静态姿势图可有异常,但无特征性。

前庭功能检查,CT或MRI检查用于鉴别诊断

BPPV的诊断

变位试验

DixHallpike试验

滚转试验Rolltest

其他:Sidelying试验——可替DixHallpike试验

LeanBow试验——可替滚转试验Rolltest

1.DixHallpike试验:用于检查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

(右侧DixHallpike试验)

(左侧DixHallpike试验)

①受检者端坐于检查床上,头部向右侧转45°,检查者位于患者侧方,双手持头;

②迅速移动受检者至仰卧侧悬头位,头应保持与矢状面成45°;

③观察受检者眼球活动30s或至眼震停止后,头部和上身恢复至端坐位;

④然后,进行向对侧的侧悬头位检查。

左图为检查手法,右图为后半规管位置及耳石在后半规管内的部位。

2.滚转试验Rolltest:用于检查水平半规管

?①嘱患者平卧位,先向一侧迅速转头90°,观察眩晕和眼震;

②眼震减弱后(或未诱发出眼震),头恢复到正中仰卧头位,再迅速将头转向另一侧90°。

3.Sidelying试验:可替代DixHallpike试验

(右侧Sidelying试验)

(左侧Sidelying试验)

①受检者端坐于床沿,头向左侧转45°;

②然后迅速右侧卧,颌部最高;

③观察有无眩晕或眼震,眼震减弱后(或未诱发出眼震),再进行向对侧的侧悬头位检查。

4.LeanBow试验:用于检查水平半规管

?受检者端坐位,然后头后倾,医生在旁观察有无眩晕或眼震,眼震减弱后(或未诱发出眼震)头前倾60°,观察有无眼震。

BPPV试验眼震结果总结

1.垂直半规管(前、后半规管)受累

注:P-BPPV指后半规管BPPV,A-BPPV指前半规管BPPV,R:右侧,L:左侧

2.水平半规管受累

注:H-BPPV水平半规管BPPV

特征性的病史

Hallpike变位眼震试验阳性

听力学检查无异常

Herdman等诊断的标准

当病人头部移动至后半规管平面呈垂直位置时激发眩晕和眼震,发作前有潜伏期

有上跳性、扭转性眼震(快相向下位耳)或混合的垂直-扭转眼震

眼震和眩晕〈60s

水平半规管的诊断标准

在卧床时侧翻身或侧转头,站立或行走时侧转头激发眩晕和眼震

平卧时向左或右转头90度可诱发眩晕或眼震

眼震为水平向地性

鉴别诊断前庭神经元炎

梅尼埃氏病

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性眩晕

前庭神经炎

多见于30-45岁患者,病前部分有病*感染史

突然发作强烈旋转性眩晕

自发性眼震快相相健侧

冷热水试验前庭功能明显减退或丧失

无耳蜗功能障碍

无其他神经系异常征象

脑脊液中蛋白增高

梅尼埃氏病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病

主要病理特征为膜迷路积水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感音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涨满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和平衡障碍

常伴有复视、构音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偏瘫、霍纳综合症或偏盲

颈性眩晕

指锥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影响所致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症

特点是眩晕出现在颈部活动时,可伴有头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头颈部过敏感觉、视力模糊、一过性黑矇、稡倒发作

伴高血压、动脉硬化

治疗

耳石复位手法

1、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Epley法、Parnes法、Semont法

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2、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反Epley法、过垂头位法、Yacovino法、Kim法

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注意床不要太宽。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3、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Semont管石解脱法

Harvey管石解脱法

Epley管石复位法

4、水平半规管:Barbecue翻滚法、Gufoni法

5、Brandt-Daroff训练

6、前庭抑制药物

手法复位治疗的基本原理

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从而消除耳石颗粒对壶腹嵴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Epley管石复位法

(右后上半规管BPPV)

(左后上半规管BPPV)

1、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

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

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

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

④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复位成功后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即为痊愈。大多数耳石症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能痊愈。

对于耳石症的患者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Epley法是一种特殊的复位方法,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复发率低。

手法复位治疗后,建议患者在2小时内尽量保持直立头位,睡眠时建议高枕睡眠,抬高头部。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即为痊愈。对仍有眩晕发作的患者应再次行手法复位治疗。大多数耳石症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能痊愈。

患者从坐位快速变成仰卧位,患耳向下,头后仰45°,患者出现典型的眼震。

待眼震消失后保持该位置2~3min,颈部保持伸展位,头转向对侧90°;

继续将患者转向对侧肩部,头呈俯卧位(从原来位置转了°,此时身体呈侧卧位)

1~2min后恢复坐位,游动的微粒从后半规管沿总脚进入椭圆囊;

Harvey管石解脱法

Harvey操作法步骤

Harvey等设计

患者仰卧悬头,头转向患侧45度,患耳向下,2分钟后将头以每次15度~20度的角度分次缓慢转向对侧,每转一次停留30秒,观察眼震,直到头部不能转动为止。然后转身成健侧卧位,继续转头至与水平面成度,至此头部共转度。最后患者坐直,头部恢复到起始位

Semont管石解脱法

Semont手法复位是Epley手法复位的替代手法,特别是对于背痛患者。在此过程中,患者从患侧至健侧快速转换,所以手法需快,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及肥胖患者操作难度系数较大。

Semont操作法步骤

Semont等()设计

检查者站其背后扶头

A.端坐,头向健侧转45度

B.患侧卧

C.坐起,对侧卧,头下转45度

D.端坐

(右后半规管BPPV)

①患者呈端坐位,头转向健侧45°;

②快速向患侧躺下,保持头位30秒以上;

③随后快速向对侧翻转°后躺下,保持头向下转45°,维持1mim后坐起。

Epley水平管BPPV复位法

Barbecue翻滚法

Barbecue翻滚法用于向地性眼震患者:受检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向右侧转90°(A图);随后向健侧翻转°(B~D图),继而坐起(E图)。每做一次记一循环,在每一个步骤的维持时间为等眩晕消失后再维持1分钟左右。

(右水平半规管BPPV,部分图解)

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师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

②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

③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

④坐起。

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Gufoni法

Gufoni手法复位用于向地性眼震患者的操作手法为:嘱受检者健侧侧卧1~2分钟,随后头向下旋转45°,然后扶受检者坐起,保持头向健侧旋转45°。每步操作保持约2分钟。

(右水平半规管BPPV)

①患者端坐于床沿;

②迅速向健侧侧卧,维持1min;

③头再向下转45°,维持2min。

Yacovino法

(水平半规管BPPV)

①患者端坐于床上;

②然后迅速后仰并垂头,使面部与水平面呈30°,维持2min;

③然后抬头,为含胸位,维持1min;

④坐起。

Kim法

(左上半规管BPPV)

①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上,头向右侧转45°;

②然后迅速后堂,使头处于悬头位,与床面呈20°-30°;

③保持头转向右侧45°,抬头至水平位;

④患者坐起,头稍低。

Brandt-Daroff训练

①患者端坐于床沿;

②头向左侧转45°,然后迅速向右侧卧,颌部最高,维持1min;

③头向右侧转45°,然后迅速向左侧卧,颌部最高,维持1min。

以上视频的讲解翻译如下:

Dix-Hallpike试验视频1

步骤:受检者端坐于检查床上,头部向右侧转45°,检查者位于患者侧方,双手持头,迅速移动受检者至仰卧侧悬头位,头应保持与矢状面成45°。观察受检者眼球活动30s或至眼震停止后,头部和上身恢复至端坐位,然后,进行向对侧的侧悬头位检查。

仰卧位滚转试验视频2、3

步骤:让受检者仰卧,将受检者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90°,当头转向一侧时出现水平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向地性眼震)或朝向天花板(背地性眼震)。

Epley手法复位视频4

步骤:前两步同Dixhallpike试验,随后将受检者头部转向患侧90°,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于床上面,患耳向下,保持30秒以上或直至眼震消失;将头逐步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30秒以上;头与躯干同时转向健侧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Semont手法复位视频5

步骤:受检者呈端坐位,头转向健侧45°;快速向患侧躺下,保持头位30秒以上;随后快速向对侧翻转°后躺下,保持头向下转45°,维持1分钟后坐起。

Barbecue翻滚法(用于向地性眼震患者)视频6

步骤:受检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向右侧转90°;随后向健侧翻转°,继而坐起。每做一次记一循环,在每一个步骤的维持时间为等眩晕消失后再维持1分钟左右。

Gufoni手法复位(用于向地性眼震患者)视频7

步骤:嘱受检者健侧侧卧1~2分钟,随后头向下旋转45°,然后扶受检者坐起,保持头向健侧旋转45°。每步操作保持约2分钟。

Gufoni手法复位(用于背地性眼震患者)视频8

步骤:嘱受检者头保持直立坐于床沿,随后快速侧卧于患侧,诱发背地性眼震后维持体位约1分钟;然后头快速向上转45°,维持2分钟后快速回复坐位。

手法复位治疗的注意事项

由于眩晕不能耐受治疗者,可服镇静剂或前庭抑制药后再行复位治疗

同时患有高血压或颈、背部疾病者,须小心谨慎

疑有外淋巴瘘或视网膜脱落的患者,不能使用震动器

手法复位后至少2天内避免仰卧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中枢病变所致的位置性眩晕

病因见于小脑、脑干、第四脑室肿瘤,听神经瘤,脑外伤,多发性硬化,Wallenberg综合症,药物中*

眼震无潜伏期,持续时间长,1分以上,无疲劳性,眼震在多个头位出现,方向多为水平性,也可为垂直性或斜动性

重复强调我不会隔空看病:

(患者主诉症状以及医生亲自问诊)+(医者亲自专科查体之体征)+(医学影像、血检等辅助检查),医者只有三参合一,才能明确诊断。

可添加我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