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显著进步。重要的是,由于血流导向装置的引入,使得动脉瘤的手术策略从栓塞动脉瘤本身逐步过渡到了载瘤动脉的重建治疗。这种相对新颖的技术允许术者避开对薄弱动脉瘤囊的直接操作,降低了瘤囊破裂的风险—一旦破裂,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是致死性的。通过将编织严密的网状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内,覆盖动脉瘤颈,血流从瘤颈处的支架网孔中流出。随后,动脉瘤囊内形成血栓,一层新的血管内皮沿着支架生长,覆盖动脉瘤,从而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最初,血流导向支架(FDS)用于治疗颈内动脉岩段至床突段动脉瘤。随着该技术被证明安全有效后,人们开始将FDS用于颅内前循环的更细小分支,甚至是后循环。伴随着该技术的成功,后续开发出了低剖面FDS,诸如SilkVistaBaby(SVB,法国)、p48MW(Phenox,德国)和FREDJunior(Mircovention,美国),并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在小型和周边动脉部位的颅内动脉瘤中。关于这些FD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而对于低剖面FDS治疗后的中期或长期预后,特别是关于脑血管周围段的报道更是缺乏。本机构参与了SVB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并报告了首次使用该设备的经验。然而,目前只有早期的随访结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报道于我们中心使用低剖面SVB-FDS患者的中期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SVB治疗的未破裂和破裂动脉瘤,部位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复合体、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患者。未破裂的动脉瘤均由SVB治疗,或在初次治疗(栓塞或血流导向)后出现明显复发,由SVB进行二次治疗。由神经外科医生、神经放射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组成的跨学科脑血管组,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后,做出血管内治疗的决定。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并结合随访血管造影进行分析。表1提供了患者数据库的概述。抗血小板药物及血管内治疗:在用药个体化的背景下,在治疗前24小时开始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负荷剂量为mg乙酰水杨酸(ASA)和mg替格瑞洛。DAPT持续12个月,每天给予ASAmg和替格瑞洛mg;后者每12h给予1次90mg的剂量。其中1例患者因为心脏适应症已经在进行DAPT,其DAPT方案为mgASA和75mg氯吡格雷。另外1例椎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破裂所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采用单抗血小板治疗(SAPT),ASAmg,每日2次。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对动脉瘤操作前,先经弓上导管给予肝素0IU。血管内治疗过程中,经右侧股动脉置入8F导管鞘、6F导引导管(NeuronMax,美国)和6F远端通路导管(Sofia,美国)建立三轴通路。对于近端部位(ICA、M1、V4和BA),通过Headway17导管置入SVB。对于远端部位(主要是大脑前动脉段),通过ExcelsiorSL10导管置入直径更小的SVB支架(2.75mm和2.25mm)。支架放置后的15分钟里,保证置入的支架充分释放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此外,放置支架后还要进行血管造影观察被覆盖的穿支血管有无明显的灌注延迟,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在2例患者中,被覆盖的穿支血管表现出了明显的灌注延迟,需要进一步的药物干预。出现此情况后,先给予μg/kg依替巴肽,随后继续给药24h(0.2μg/kg/min)。在这2例患者中,都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介入后流程: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后直接拔管,并在ICU连续监护至少24小时。急诊患者在ICU中根据神经功能状况决定是否拔管。此外为排除潜在的出血性或缺血性并发症,在术后48小时内对每个患者均进行头CT平扫和标准神经系统查体。随访方案:使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量表评估术后即刻的分流效果。在置入后3个月、9个月和24个月的随访中,对治疗的疗效进行了造影复查评估,并与最初的OKM分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群体及动脉瘤特征:本研究中共44名患者(31名女性和13名男性,平均年龄52.6岁,18~83岁)接受了低剖面SVB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的中期随访。44例患者于年6月至年12月期间在本机构接受治疗,共47个动脉瘤。41例为颅内囊性动脉瘤,占绝大多数。其余3例患者为发育不良的节段性、部分狭窄的基底动脉疾病,在急诊科表现为急性卒中。图1以图形的形式总结了所有纳入动脉瘤的解剖分布及相应的频率。表1对患者及其相应病变进行了概述。图1.SVB治疗的动脉瘤分布表1.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治疗:44例患者均接受了SVB治疗。其中21例为首次采用血流导向治疗,22例为在之前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再治疗,1例在随访影像中发现血流导向失败致使动脉瘤不完全闭塞的病例进行了修复。36例置入单枚SVB,6例置入两枚重叠的SVB以充分覆盖目标病灶。1例患者因前交通动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