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腹围变大,也许是肾的求救信号
TUhjnbcbe - 2021/8/11 22:07:00

病例故事

老王四十岁生日后,腹部逐渐饱满,从游泳圈长成啤酒肚,如今圆滚似西瓜,起初自嘲家里营养太充足,最近几天竟然间断腰痛,医院就诊…是什么病让老王腹围明显增大呢?

多囊肾

分类|定义

肾囊性变分成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类。多囊肾是引起肾功能不可逆下降的遗传性疾病,可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其诊断标准为:30岁以下至少有一肾有2个囊肿;30-60岁双肾都至少2个囊肿;60岁以上每一肾至少4个囊肿[1]。

婴儿型

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特征为肾远端集合管多发微小囊性扩张导致的肾脏增大,伴不同程度的先天性肝汇管区纤维化。

成人型

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特征为肾单位所有部分均囊性扩张,导致双侧肾脏继发增大。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囊肿也存在于肝脏、胰腺、蛛网膜和精囊等器官,且有颅内动脉瘤等非囊肿性异常。

#图表1多囊肾的大体、超声及CT表现[2]

流行病学

ARPKD的发病率为1例/20,活产儿[3]。每-1例活产婴儿中有一例ADPKD[4]。

病因

由涉及初级纤毛功能的基因突变所致。

ARPKD发生PKHD1基因突变,其基因产物为纤维囊蛋白,分布于肾脏皮质和髓质集合管、髓袢升支粗段的原纤毛,以及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中[5]。

ADPKD发生编码多囊蛋白1的PKD1基因突变(85%)或编码多囊蛋白2的PKD2基因突变(15%)[2]。多囊蛋白-1是肾小管上皮的膜蛋白,多囊蛋白-2表达于远端小管、集合管和髓襻升支粗段,两者均位于肾上皮细胞的初级纤毛上[6]。

相关基因参与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的信号传递。基因突变影响胞内信号通路,导致纤毛力学感受器不能准确感受腔内液体流速,肾细胞感知不到液体流速并试图代偿[6],造成组织生长失控,集合小管发育异常,未能与远端小管接通,管腔阻塞,导致肾单位产生的尿液引流不畅,而在肾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泡[7]。同理,ARPKD患者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和肝纤维化。

临床表现

ARPKD

主要表现为肾脏和肝胆管系统病变,继发肺受累和下肢畸形。

新生儿期及之前

患者表现因肾脏病严重程度而异:严重者可因羊水过少、肺发育不良而出现呼吸窘迫,或表现为Potter综合征(肺发育不全,马蹄足和髋脱位等位置性肢体畸形,假性内眦赘皮、下颌内凹、后旋扁平耳和扁平鼻等面部特征,伴有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多早夭折;或仅有肾功能障碍,但不伴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双肾明显增大,血清/血浆肌酐和BUN浓度升高,高血压和低钠血症等[8]。

新生儿期存活的患者

由于肾脏持续成熟,肾功能有所改善。但肾功能会发生逐渐恶化(如,高血压、eGFR下降),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需要肾脏替代治疗;青少年期或成人期确诊患者的症状多与先天性肝纤维化相关[9],表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或上行性胆管炎的症状和体征[10]。

ADPKD

症状都与肾脏较大或不断增大有关,早期基本无任何征兆,到40岁左右才出现症状[11]。

肾脏方面表现为:

腰痛最常见,主要因梗阻、感染或囊肿内出血而增重的肾牵拉肾血管,或因血块、肾结石下行出现肾绞痛;

尿浓缩能力下降,最初较轻微,随年龄增加和肾功能下降而加重,表现为渴感增强、多尿、夜尿和尿频。

肾功正常的患者多在30岁之后出现高血压,ESR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近%[12]。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

可出现镜下血尿或严重的血尿、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晚期肾功能不全甚至进展至肾衰竭,患者可有头痛、恶心、乏力等不适。

其他器官受累

包括肾外囊肿(肝脏、胰腺、蛛网膜和精囊等)和非囊肿性异常(如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病、结肠憩室、腹壁疝和腹股沟疝等)。

影像学

超声: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伴血性液体时,回声增强。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增强时,警惕恶变可能[13]。

ARPKD和ADPKD的超声表现都是双侧肾脏较大且回声增强,皮髓质界限不清。两者难以通过超声区分。

CT:平扫,示壁薄、光滑、边缘整齐、圆形或卵圆形均质肿块,对于出血性囊肿、囊肿壁或囊肿间实质钙化以及合并肾外囊肿诊断率高。增强扫描,囊肿内无强化,利于诊断恶变或感染。

MRI(磁共振):能提示囊肿内液体的性质。

诊断及鉴别诊断

ARPKD和ADPK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腹部超声的特征性表现[3],辅以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或基因检测。

多囊肾与一般肾囊肿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表现、家族史或分子遗传学检测[14][15]:多囊肾肾脏较大且囊肿为双侧多发;门脉纤维化或门脉高压的体征、胆管炎或者胆管发育不良是ARPKD的特征性表现,其肝脏超声示:肝肿大、回声增强以及周围肝内胆管和主胆管扩张[10];ADPKD患儿家族史阳性,即使其父母可能尚未表现出症状。

治疗

利用遗传学咨询和产前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提前终止高度怀疑患病的胎儿。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降压,使得18-50岁且eGFR大于60mL/(min·1.73m2)的早期患者目标血压/75mmHg,其他ADPKD患者血压在/80mmHg以下,以降低肾脏增大速率,延缓肾功能减退[16]。

eGFR≥25mL/(min·1.73m2)且存在CKD进展高风险的ADPKD患者(如eGFR65mL/(min·1.73m2)且≤55岁,或属于Mayo分类系统1C、1D或1E组[17]),除外肝功能受损等禁忌症,应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以显著减缓eGFR下降速度[18]。

限制盐摄入≤5g/d,以改善血压的控制[19];除非患者血钠偏低的可能性大(如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或eGFR30mL/(min·1.73m2),应每日饮水3L以上,以控制肾结石风险,同时降低血浆加压素水平从而抑制囊肿生长[20]。

积极随诊,及时对症对因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泌尿道感染。疼痛明显的患者必要时考虑外科操作,如穿刺引流、囊肿去顶术、肾切除术等[1]。

ESRD患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肾脏巨型增大患者的腹腔很难容纳大量的腹膜透析液,故临床上腹膜透析不常用[21]。

后记

ADPKD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遗传性原因,大部分患者最终需要肾脏替代治疗[22]。老王的父亲已经因为多囊肾透析两年,但一向健康的老王从未想过自己遗传了ADPKD,出现不适时已经肾功能不全,幸亏还不到透析的地步,但必须

1
查看完整版本: 腹围变大,也许是肾的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