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对健康是好是坏,是喜是悲的争论,大概从有了酒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中国人对酒的认识可谓高瞻远瞩,又入微三分。
明朝龚廷贤在《摄养诗》中写道: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酒止三分,有乐不醉,高人一筹。
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也指出酒止三分的境界: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好一个三杯两盏,好一个淡酒,有意无醉,微醺诗远,低度为宜。
那么酒与脑卒中是什么关系呢(上图)?酒预防还是促发卒中?得了卒中之后应该戒酒还是照喝不误,甚至喝酒治病?
历史上首先系统性研究酒与卒中发病关系的大概是芬兰的神内医生MattiHillbom,他年在Lancet杂志上发文问:”酒精中*促使年青人脑梗死吗-DoesEthanolIntoxicationPromoteBrainInfarctioninYoungAdults”?
Hillbom发现76例40岁以下脑梗死病人中15例有卒中发病24小时之内饮酒史。
必须指出,Hillbom研究的是酗酒和酒精中*,不是人们平时随心的三杯两盏淡酒。
但是Hillbom引起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