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病例
:患者女,66岁,因“反复胸痛1天,加重2小时”于-09-:00急诊PCI。血压低至63/39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9bpm,Ⅰ、Ⅱ、V4-V6导联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狭窄20-30%;回旋支管壁欠光整,狭窄10%;右冠优势型,全程管壁欠光整,狭窄10-20%。PCI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增高/mmHg。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达/90mmHg,目前服用“缬沙坦分散片80mg/qd”,血压控制尚可。急诊PCI术后查体:T:37.9℃P:次/分R:18次/分BP:/94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黏膜无发绀、无皮疹,未见皮下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无肿大。听诊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界不大,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水肿。查肌红蛋白.6ng/ml,肌钙蛋白I:1.ng/ml。
患者入院后予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肌钙蛋白I,2.ng/ml;肝功能正常;总胆固醇6.11mmol/L,甘油三酯1.01mmol/L,高密脂蛋白胆固醇3.22MMOL/L,低密脂蛋白胆固醇2.61mmol/L,肌酸激酶U/L,CK-MB29U/L,肿瘤全套:癌胚抗原5.79ng/mL,糖类抗原,22.4U/ml,糖类抗原,18.40U/ml,糖类抗原,6.20U/ml,甲胎蛋白11.10ng/ml;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6.80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43.70IU/ml;游离甲基去甲肾上腺素.0pg/ml,游离甲基肾上腺素.1pg/ml。腹部CT平扫:腹膜后占位。
心内科诊断倾向于少见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后转外科手术,全麻下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右)”,病理报告(结合免疫组化)考虑副神经节瘤伴出血囊性变。病理诊断明确,是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中往往排在首位,但以“胸痛+休克”为首发症状则相当罕见。它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升高等系列症状,并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严重损害。嗜铬细胞瘤特指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当肿瘤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时,称为副神经节瘤,二者合称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儿茶酚胺分泌类型、释放量和模式有关。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人中患病率为0.05%~0.2%,发病高峰为20~50岁。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90%,单侧占90%,肾上腺外的瘤主要位于腹膜外、腹主动脉旁;良性占90%。
阵发性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多汗是高血压发作时的典型三联征。但30%的患者症状不典型。5%的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正常或呈低血压,尤其在家族遗传性肿瘤或分泌大量舒血管物质的肿瘤中,以低血压休克、心肌损害、上消化道出血为特点的嗜铬细胞瘤极为少见。嗜铬细胞瘤低血压的原因:(1)为肿瘤本身分泌的舒血管物质所致。(2)肿瘤生长缓慢,初期肿瘤内部存在儿茶酚胺代谢机制。仅少量儿茶酚胺缓慢释放入血,初期可无明显症状。长期作用下,血管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逐渐下降,当肿瘤发生出血性坏死时,大量肾上腺素入血,兴奋血管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周围血管急剧扩张,导致低血压。
多年前,本科曾接诊一例以“低血压+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女性患者,治疗3天心衰改善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达mmHg以上,B超提示左侧肾上腺见50*43mm肿瘤,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多有心血管症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但多数患者为儿茶酚胺所致的心肌损害,称为儿茶酚胺心肌病。儿茶酚胺持续性或骤然升高,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儿茶酚胺对心肌的直接损害。一般若确诊嗜铬细胞瘤,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伴有明确心脏异常的临床表现,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因所致心肌损害后可诊断。
作者简介:
王标,副主任医师,现就职于苏州九院心内科CCU。年6月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医院东区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总影响因子17.。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附:医院全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