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外周血管介入
TUhjnbcbe - 2020/11/23 17:50:00

外周血管介入: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

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狭窄性病变、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周围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大动脉炎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温度降低、肌肉萎缩、摸不到脉搏或脉搏减弱、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发生远端肢体坏死,甚至需截肢,严重时危及生命;静脉血栓性疾病,可引起患肢血流瘀滞、肿胀,同时有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的风险;动脉瘤性疾病随时有瘤体破裂大出血、死亡的风险。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内科治疗效果甚微,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方法,且效果有限。血管介入技术发展成熟,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肢体动脉发展到大动脉以及静脉,甚至全身几乎所有的血管。目前最为成功的是髂、股动脉、肾动脉和下腔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范围主要是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扩张及血管畸形3大类疾病。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适应证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器材将复合化、生物一药物化,操作更简化。目前球囊导管、血管内支架仍将是主要治疗手段。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周血管疾病可通过经皮血管介入治疗,其优点是药物及手术治疗所不能代替的。

介入治疗的范围主要是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扩张及血管畸形3大类疾病。

一、血管狭窄或闭塞:1、动脉狭窄或闭塞2、静脉狭窄或闭塞

二、血管扩张:1、腹主动脉瘤2、胸、腹主动脉瘤和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周血管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