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脑洞大开的骨科医生看进化系列
TUhjnbcbe - 2025/7/30 19:09:00

创造人类的造物主,应该是个什么样的?

女蜗一样充满了慈爱?(女蜗长啥样存在不少争议的)

科学家一样的严谨?

拿人类当“小白鼠”?

像电影《异形》中的造物主“工程师”?

还是脑洞电影里一样任性、以万物为刍狗?

科学家们研究进化越久,就越失望......

人类根本不是什么造物主精心设计的宠儿。

我们不过进化过程中,面多了和(huò)水、水多了加面的结果。

造物主,既不慈爱也不悲悯,更像个临时工,交代干啥就干啥,根本不关心最终结果怎样。

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从骨科医生的角度来看人体结构,于是就有了这个“脑洞大开的骨科医生看进化系列”。

今天我们就先聊聊,最喜欢绕路的神经:喉返神经。

图中蓝色箭头所指的黄色的“袢”儿

喉返神经和脊柱外科医生,相遇在颈椎前路手术。

当我们在全麻下切开你的脖子,分开肌肉、寻找要切除的椎间盘时,得小心不要碰到这根神经。

它支配咽喉部的肌肉,如果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单侧)、以后卡拉OK高音就上不去了

或者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双侧)牵拉、挤压都有可能伤到这根神经,不光脊柱手术,所有动到脖子前面的手术甲状腺、颈部淋巴结清扫,都有可能伤到它,要提高警惕、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保护。

这就是脊柱外科医生特别重视这2根神经的原因!

然而看得久了,迷惑也来了!

为啥造物的过程中,这根神经不能走得更直接一些?

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一个分支。

迷走神经是从脑子里直接发出的,一路向下支配很多个内脏器官。

那么合理的分配,就应该像示意图这样,走到一个器官、分一支。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小学就学了,那么,迷走神经应该长这样,喉返神经应该长这样,是非常合理的设计对吧?

但是,不!

喉返神经是这样的,左侧去主动脉弓绕一下,右侧去锁骨下动脉绕一下,才一路爬回咽喉部

所以,才被叫做喉·返·神经。

这个感觉,好像是高速(迷走神经)铺到喉部的时候忘了规划或者修建,这个支配喉部肌肉的下口(分支神经),铺到心脏和大血管核心部位了,才想起来,赶紧补修了一条“回头路”

当然这只是感觉,科学家们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本来的迷走神经设计,确实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一路走一路分的,在鱼身体里……

看着赏心悦目是吧,喉返神经是第四迷走神经分支,对应第六动脉弓,可是鱼都爬上岸了、腮都没了,第六动脉弓跑到胸腔去了,喉返神经还是坚定地认为“我要跟着它走”,就成了现在这种逼死强迫症的样子

鱼上岸都3.7亿年了,就不能改下设计图吗?

人类忍忍都算了,长颈鹿2米的喉返神经、雷龙28米长的喉返神经。

不考虑制造成本么

综上,进化对人类的设计,似乎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作为骨科医生,我们得充分了解这些大自然的神奇,在手术改造机体的过程中体验一下“造物主”的感觉,对人类运动系统疾病,提点我们的设计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洞大开的骨科医生看进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