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它通常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并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这种病症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下肢的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南医五院介入血管外科的邓保平主任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常常因下医院接受治疗。然而,若未能及时就医,该病症所引发的并发症将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不良后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中心型及混合型DVT患者中,单纯抗凝治疗可能导致0-50%的患者出现此症状。该综合症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严重时甚至出现慢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肺栓塞(PE)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面临的严重威胁。由于走路或肌肉收缩挤压等因素,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脱落,并随静脉血流进入肺动脉,引发肺栓塞。轻者可能无症状,但重者可能导致猝死,成为继心肌梗死、卒中之后的第三大猝死原因。
02治疗案例分析
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而言,及时且规范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期,一位从化地区的陆先生,因腹痛伴随左下肢水肿而前往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经过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医生发现其左下肢深静脉存在血栓,同时,腹部CT扫描显示下腔静脉及滤器内也存在血栓。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得知陆先生在年曾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介入血管外科的邓保平主任及其团队迅速为陆先生进行了机械血栓切除、左髂总静脉球囊扩张以及置管溶栓手术。术后第二天,陆先生的左下肢水肿症状便明显减轻,而在第四天的复查造影中,医生确认血栓已被完全清除,左髂总静脉和下腔静脉也已恢复畅通。随后,陆先生顺利拔除溶栓管并出院,将继续接受抗凝治疗。
03介入血管外科介绍
△学科建设在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食道、胃肠道、呼吸道、胆道等狭窄梗阻性病变的介入治疗,以及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方面,我们积累了深厚的经验。目前,科室已广泛开展静脉血栓、静脉曲张、血液透析通路建立与维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肢体动脉瘤、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血管外伤及栓塞等血管外科疾病的微创介入及外科治疗。同时,我们医院血管外科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推动理论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专科特色我们专注于静脉曲张的微创激光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机械切栓及溶栓治疗、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下肢动脉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及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治疗,以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此外,还提供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服务,同时进行食道、胃肠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疾病的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及腰腿疼痛、子宫肌瘤、盆腔淤血综合症及输卵管再通介入治疗。
△人才队伍现有团队成员1人,其中包括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技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
△医疗设备科室配备了2台平板DSA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支持。
△专家介绍邓保平教授是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拥有在瑞典KarolinskaInstitute的访学经历。他成功获得了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的支持,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在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曲张的激光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械切栓及溶栓治疗、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下肢动脉的腔内及搭桥手术治疗,以及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血管外伤及栓塞等疾病的微创介入和外科治疗方面,均有着深厚的造诣。
朱明星教授是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同时担任全国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在上海医院进修过介入放射学,专长于急诊出血、恶性肿瘤、血管及胆道疾病的介入治疗。自年起,他师从我国著名的介入放射学家腾皋军教授,深入学习脊柱、椎间脊柱、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软组织痛及管腔支架的微创介入诊治。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已成功完成众多微创介入手术,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王波涛是副主任技师,在微创介入手术领域,他已完成了众多病例,积累了深厚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