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曹实秋
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排名第六、连续三年全国百家“优秀卒中数据管理卒中中心”……作为四川省不多的高级卒中中心,医院卒中中心一年之中会接待近千余名疑似卒中的患者。
在数千次分秒必争的赛跑中,他们如何帮助患者跑赢这场生死时速?如何构建患者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的“救治闭环”,为患者争取每一秒钟?在其成绩的背后,又有哪些常人所不知的故事?
持续优化卒中救治,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排名第六
卒中如果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将带来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
卒中的救治,最关键是要与时间赛跑。卒中发病后,每耽误一分钟大脑就将丢失万个神经元,脑组织缺血6小时,人体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卒中救治可谓一场生死时速,AHA/ASA指南指出,溶栓时间窗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
年双加镇脑卒中筛查
一名急性卒中患者到达医院。护士进行快速判断之后,立马开启急诊卒中绿色通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部、急诊科等各科室立即展开行动,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在急诊室紧张上演……不到30分钟,医护人员已在手术台上为其实施静脉溶栓。
这场分秒必争的“生死时速赛跑”,之所以如此井然有序,背后是医院多年的持续探索和流程的不断升级“迭代”。
在脑卒中救治中始终以患者为核心,病人无需多次辗转看不同医生,而是“不同医生围着病人转”。以医院院长杜医院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医务部、护理部、网络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超声科等部门、科室组成的“联合专家团队”,并建立多学科联合例会制度、联合查房制度、联合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联合讨论制度、临床质控制度……定期对卒中相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监测并对监控指标有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
目前,以医院为核心,已建立起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和卒中救治医联体,现已与3医院、12医院、4家社区卫生院建立协作关系,接受由其他卒医院转诊的复杂、疑难、危重的脑血管病患者。
医院院长杜一华表示:“我们一步一步优化流程,一秒一秒争取时间,使医院后可以获得快速的、高水平的治疗。”
每年医院都会开展多种形式义诊
每年上千名患者的信赖,在学界也有目共睹,在年2月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排名上,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6,静脉溶栓技术排名全国第28,取栓技术排名全国第12,CEA技术排名全国第73,CAS排名全国第45,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全国排名第13。
3月17日,中国卒中联盟第三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医院被评选为年—年全国百家“优秀卒中数据管理卒中中心”。这也是医院连续三年获得该荣誉。
注重宣教和预防,5年累计为5万名社区居民进行免费脑卒中体检
“除了在院内实现优化流程,不断为救治争取时间外,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同样重要。”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主任罗华教授说。“患者及其家属能早一分钟拨打救助,就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活下来的机会。”
年以来,医院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前往泸州周边乡镇、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做脑卒中筛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惠民医疗服务。
通过脑卒中知识宣教,让居民掌握脑卒中初步判断和急救知识;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开展初筛,专家团队会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同时,对筛查发现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分类干预或治疗。
“我们5年来已经累计为5万名社区居民进行免费脑卒中体检,并建立了大数据档案!”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袁正洲说到,“我们将根据体检结果免费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医院为居民免费建立个人心脑血管病档案,并根据档案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和院前院后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