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那些艰难的读书日子78947
TUhjnbcbe - 2020/7/27 11:38:00

那些艰难的读书日子


常回忆儿时事,是衰老的象征。老去,是人生常态,我们也就对自己的变老,淡然处之。当我们静下心来回首往事时,感慨最多的是孩时的油盐柴米酱醋茶。小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怎样玩得开心、吃得开怀,而是温饱之事。


中国论文


说温饱,离不开米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天一日三餐能有红薯、芋头、稀饭吃就不错了。三天才有一顿米饭,大多都是让孩子、老人先吃,剩下的才是做父母的。提起那时的生活,我总是戏称我们吃饭的“三不用”:“不用桌”“不用筷”“不用菜”。粥舀到碗里,端起来,往口里一倒,全到肚子里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从学会收割稻穗、插秧开始,每到假期我就跟着家人到队里劳动。读四年级的暑假,才11岁的我,为了换回一份米饭,跟着生产队队员一起劳动。当时父亲在镇副业队,母亲怀孕不能下田,祖父母年迈在家,弟妹年幼,唯一能到队里劳动的就是我。收割水稻时,我和长辈们一起割稻穗并挑到队里的打禾场,当时是怎么挑的,如今已经没有了印象。到了插秧时节,铲秧、挑秧、插秧,我都是“一条龙服务”,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和动力,天天跟着村民们早出晚归。劳累成怎样,我已经没有了任何记忆,可生产队里分到的白花花的米饭,却永远浮现在我的眼前。分到的米饭,我没舍得吃,而是提回家里,自己就“三不用”解决饥饿。人是铁,饭是钢,今天长得这么矮,也许跟当时营养不足有关。


1979年,我小学毕业。那时的升学考试已经非常正规,集中考场,单人单桌,封卷评改,择优录取到镇中学或继续在村小读初中。在镇中学,班主任何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你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不管考上大学还是中专,都能吃上国家粮,不用再为一日三餐而终日辛劳。”为此,我们都埋头苦读,不敢轻易浪费时间。那时,我舅舅和舅妈都是这所中学的老师,我住在舅舅家,不用住几十人挤在一起的大宿舍,也不用每天自己端着饭盒去饭堂蒸饭,吃周末带来的馊菜。每天一日三餐都有人做好饭菜,新鲜而且时常有肉吃。常说“相见易,相处难”,虽然是亲戚,但近十人的大家庭,若不是舅舅舅妈的宽宏大量,怎么能容得下我这毛丫头住家里三年?优越的环境,我不敢怠慢学习。那时尚未通电,我就自己点煤油灯或蜡烛在课室里学习。假期回到家里,我白天跟着家人干农活,晚上吃饱洗漱后,就点着煤油灯做作业。


我父亲好客,每晚总在门口挂一盏大煤油灯。很多乡亲们都在我家门口坐着闲聊,我则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完成作业。有时候学习累了,我也加入闲聊。那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隔壁的老叔就是“传播员”。每天晚上都是他当“主播”,大家就是从他口中听到各地的。镇上哪条村谁家孩子考上了师范,全镇人都知道,“轰动效应”不比现在的考上北大清华差。每每听到这样的“”,我心里就想着,我也要当老师,我要吃上商品粮。


暑假过后,我回到学校看到镇上吃商品粮的同学,白白净净的,而自己却跟非洲人一样,心中有多少的不情愿!“书中自有千盅粟。”我脑海里时刻谨记:唯有读书才能吃饱饭,才能离开贫穷闭塞的小山村。这是自己发愤学习的动力,勤奋刻苦的冲劲!越是劳累的时候,这个想法就越是强烈。特别是汗流浃背劳作时,心中的信念更是坚定。初中三年,我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分子。早上天蒙蒙亮,我就开始背诵了;晚上学校熄灯后,脑子又开始回忆当天的学习,完后才入睡。


勤能补拙,初中毕业时,我如愿以偿,以全校200多名学生中第4名的成绩,被师范学校录取。后来毕业之后,初中学校还经常拿我作为勤奋好学的例子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我们家欢喜得不得了。拿我们家乡话来说,就是洗脚上田了。走到哪里,都是村民的称赞声。家人有多么的骄傲,那是自然的。


农村人常常羡慕单位人“旱涝保收”,感慨自己“靠天吃饭”。1982年,也就是我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我们县遭遇了百年不见的洪水,整个县城一片汪洋。我们小山村更是惨不忍睹,所有田地、桥梁都被浸没,一个多星期之后洪水才退去。洪水所到之处,肥沃的土地被冲得一干二净。记得我踩在水田里,除了水,就是脚下如石板坚硬的*泥,丝毫没有了能稳固秧苗的泥巴。播种的秧苗,也早已被洪水冲得不知去向。那年冬天,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颗粒无收。田里长的不是秧苗,而是储了一潭水,成了水塘。我们一家老小九人,就算没有遇上洪灾粮食也不够,此时更是雪上加霜。我爸是县城重点中学的老高中生,稍有经济头脑,虽然身居山村,可心却紧跟改革开放的大潮。母亲在家照顾老小,他一人每天早出晚归,做着贩卖芒杆的生意。虽然也有国家的补助,但失收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我们只能偶尔领到几十斤的救济粮,对九口之家来说,那只是杯水车薪。可不管环境怎样恶劣,父亲总是嘱托我要安心读书,不要受家里的影响。他把全家的生计扛在一个人肩上,凭着自己老高中生的见识、能干,让一家度过了粮食荒。


师范毕业以后,我当上了教师,虽然工资不高,但也算如愿以偿,摆脱了面朝*土背朝天的生活。可是祖辈老了,弟妹几个正在成长、读书,穷山区里全凭父母的两双手劳动,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田地多,他俩常常忙不过来。然而,山洪频繁光顾,稍为肥沃一点的泥土,总不经意地被一场洪水冲走,所以,每每种下去的庄稼,都要施更多的肥料,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有点收成。我心里清楚,家里的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父亲憨厚、善良,首先想到的是上交国家公粮,从来不欠国家一粒粮。我曾经有几年,把自己的粮本拿去帮助家里上交公粮,也是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让他感受到培养儿女的骄傲。


在家闲聊之际,我先生也经常提起自己读书时饿肚子的情景。八十年代的他,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正需要大量的营养。然而,远离家乡的他,只靠着每月30斤饭票维持生活。端着饭盘,还没走出饭堂,米饭早已下肚,可肚子还是空的。为了填饱肚子,他常常把菜票退了,换成饭票。如今的学校饭堂,白花花的米饭,任由你吃。他常常在饭桌上念叨,要是当年也能这样,再长高三五公分,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么大的跨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看到时间从不停留的无情脚步。三十多年前,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挣扎着想要改变自身的命运,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真有点“生的挣扎,死的坚强”的意味。对于那些艰苦的日子,我曾经有过许多怨言,但如今回过头看,更多的是感到亲切、珍贵。


生活的经历、父辈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了我们勤奋、节俭的性格。如今我们这代人近五十岁了,见不得别人浪费的行为。别人倒了米饭,我们自己心疼;自家的剩饭,我会冰箱冻着,留作下顿煮粥或炒饭。我们或许顿顿吃饱了,可地球村的贫困地方,不知还有多少吃不上饭的人呢!中国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却日渐减少,工厂、高楼不断耸立,黑黝的土地就这样消失,看着肥沃的土地被荒弃,被移为它用,我心中不禁燃起愤怒与不安……


今天,在我们国家,温饱已是随手可得的事情。读书求学的学子们,再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辛苦挣扎,但他们也有他们特有的窘况。对于我们这一代从农村走出来的人而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是深入内心,坚如磐石的。我经常想,如果当年没有勤奋苦读,再加上一点好运考上了师范,后来的生活会怎样呢?肯定还要吃很多年苦吧。而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却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早就不是。现在仔细一想,读书改变命运一说是否还能成立呢?我只能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当前,生活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可能通过读书而一劳永逸解决,但读书仍将是我们人生经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佳锐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艰难的读书日子78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