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7日讯(通讯员刘惠)“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我妈妈李某平(化名),今年77岁,去年12月11日摔了一跤后陷入昏迷,医院被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脑部大出血,开颅手术后就转入ICU重症病房。稳定几天后,医生医院。当时,先生带着焦虑、无助的我,经过现场考察,决定把妈妈转医院。没想到这个决定无比正确!医院的精心康复治疗和护理下,顺利闯过从重症康复病房转到普通病房、拔除气管插管、补颅手术修复颅骨缺损等重重难关,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段从揪心到放心的就医经历,医院充满感恩之情。”近日,李娭毑的女儿张女士(化名)医院康复的真实历程。
脑出血术后转入三真康复,一个多月拔除气管插管
“我妈妈开颅手术后医院的ICU一共住了24天,在第16天上了呼吸机。医生医院。当时她有气管插管、严重的意识障碍和肺部感染,可谓命悬一线。经过考察,我和先生选择医院,因为这里规模很大,是医院,而且神经康复是重点,离家也比较近。我们到各楼层的病房看了,也跟家属、医护人员聊了,觉得三真环境干净、整洁,其他方面也都不错。”张女士说。
李医院重症康复病房后,三真立即组织专家团队,针对她的情况开了多学科会议,并对她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由于当时家属每天只能探视一次,我很不放心,但主管医师有什么情况都会和我及时沟通,减少了我的担心。更让我惊喜的是,医院营养支持、康复训练、改善肺部感染等的精心治疗下,精神越来越好,吞咽康复、肺部康复都很理想,一个多月后就转入了普通病房,今年2月12日更是成功拔掉了气管插管。我妈妈这么大的年纪,加上长期卧床,能听到这个好消息让我特别激动!”张女士说。
“李奶奶转到我们三真后,康复师对奶奶进行了全面评估,她的肺部情况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前期我们做的主要是一些基础训练,比如用吞咽治疗仪贴在她的舌骨上下肌群,刺激她的吞咽动作的发生;用冰棉签刺激她的咽反射点,让她有咽反射的产生;还给她做一些唇舌活动,以维持她的吞咽功能;给她做呼吸训练,帮助她能自主咳嗽、咳痰。等到她的肺部感染在使用药物、震动排痰仪排痰等多种手段得到有效控制,具备咳嗽能力,同时病情又很稳定时,我们评估她具备拔管条件了,就采取了试堵管训练——把她的气管切口堵上:最开始堵20分钟,看看有没有呼吸困难;后面慢慢延长时间,从堵半小时、1小时到堵白天、堵一天一夜,最终彻底拔掉了气管插管。”李女士的言语康复师夏茹冰说。
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的案例,临床上以五六十岁的病人居多。高龄老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吞咽能力也处于生理性下降的状态,拔管通常会比较慎重。如果家属对患者的预后有期待,三真会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以患者康复和功能恢复为中心,对患者采取比较积极的康复治疗。
良好的沟通产生信任,在三真做补颅手术大获成功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唐元辉介绍,当李娭毑度过急性脑水肿期后,脑组织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头颅塌陷得较厉害,需要做补颅手术修复颅骨缺损,加速脑部康复。
“在重症康复病房时,唐主任就给我们建议:脑出血术后3个月时,等情况稳定,建议做补颅手术,但当时我们还没想那么远。”张女士回忆,当她妈妈情况稳定了,可以做补颅手术了,出于对医院康复的认可,加上医护人员与他们诚恳、深切地沟通,同时又了解到医院拥有比较完善的设备设施,最终他们下定决心在医院给妈妈做补颅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对此我们很感恩!拆线的时候,当我看到妈妈漂亮、对称的头型,我非常感动。我想,等她头发重新长出来,她外观上就跟没有手术前一样美!”
多学科合作、精医院的一大特色。在三真,除了专家查房,还有康复评估小组和促醒评估小组。康复评估小组经常召集临床医生、康复医生、护理、治疗师与家属、患者的陪护坐在一起开会,将病人目前的状态、遇到的困难、需要的治疗以及康复技术能为病人带来哪些好处,都与家属做很详细的沟通。同时,促醒评估小组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医生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患者的昏迷评分量表及电生理检查、病人的状态、家属的期望,评估是否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医生会建议患者跟着节奏做康复。因为良好的治疗都是依赖优秀的康复和评估的。怎么知道这个病人是否适合做手术,这是最难的。医院对患者的评估到位,多学科协作严谨,不会因为患者年龄大就草草了事,而是真的想让患者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堆在病床的监护仪器一个个撤走,感到无比幸福”
“现在,我妈妈已经坐轮椅一周了,头也立得很起,吃喝方面也改善了,精气神很足,整个人的能量大大提升了!医生根据她的指标,调整排痰中西药和做雾化的频率,现在她至少有一周没有吸痰了。虽然她暂时还不能说话,但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我们和医护人员的话也都会有一些眼神回应,会主动做一些动作。她在按自己的节奏康复,各方面都越来越好!”张女士希望妈妈一直在医院做康复,享受这里的优质康复资源。
“我们在这里感觉很好,关系也很融洽,这里的医生、护士、护工都给我们正能量,脸上挂着微笑,没有焦虑,没有唉声叹气。当我看着妈妈的病床上从堆满各种监护仪器,到后来一个个撤走,越来越少,我感到无比幸福!我妈妈好转后,周围病房的人、家里的亲戚都受到深深的鼓舞,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将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也相信我妈妈,她也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每一天都在很认真地活着。我深深地祝福我妈妈越来越好。”张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