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血管专家解心病瓣膜修复手术,让
TUhjnbcbe - 2024/3/8 17:53:00

医院(医院)心外科专家张向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实习生刘雅通讯员杨柏青

心脏瓣膜置换是大部分心脏外科医生掌握的技术,也是目前大部分心脏瓣膜病人接受的手术方法。但是,瓣膜置换术后每天都要服抗凝药,医院抽血化验,抗凝过量或不足都有风险。医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称,如果有条件将瓣膜修复,则对病人来说将是最大的受益。

●心脏瓣膜不好用,是修还是换?这是个问题

今年65岁的杨女士,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等疾病,在家长期服用利尿及抗凝药物维持治疗。但是近期,杨女士出现了一次消化道出血。

为了摆脱长期服药,以及再发出血的风险,家人带她来到医院。该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接诊,完善相关检查,并与家属沟通手术方式的问题。“病人和家属态度一致,不仅想治好心脏病,最大的目的:不再长期吃抗凝药了。”张向立说,评估过杨女士的病情后,认为可以实施瓣膜修复手术。

随后,杨女士成功接受了瓣膜修复及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瓣膜病人的理念也在转变,不仅要治好病,还要有正常人的生活质量,选择修复瓣膜而不是置换瓣膜。”张向立表示,总体来看,瓣膜修复比瓣膜置换的近期手术风险小,但是早期如果做的不熟练,手术时间延长太多的话会增加风险。因此,选择手术熟练的医生,会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多项新技术获患者点赞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著名心脏中心的瓣膜修复率达到60-80%,国内平均不足20%。医院心外科八病区在年的瓣膜修复率是50%,年达到了82.8%。

“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行瓣膜修复的,不用长期吃抗凝药,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对心功能的长期维持也有好处。”张向立说。

除了瓣膜病人的治疗,在救治主动脉夹层病人方面,一些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也让患者获益颇多。众所周知,主动脉夹层是异常凶险的疾病,死亡率非常高。

传统方法在实施主动脉夹层手术时,一般会将体温降到18-20摄氏度,然后停止一定时间循环,手术时间往往比较长,病人面临凝血功能破坏大、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对多、死亡率高等。“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中低温(26-28摄氏度)停循环技术,停循环的时间一般在15-25分钟,同时改变了脑保护的方法,选择这种新技术后,病人清醒比较早,拔除气管插管早,同时神经系统并发症也相应减少很多。得益于诸多新技术的应用,去年该科室大血管手术无一例死亡,其中一例病人没有一点输血,开创了心外科大血管手术无输血的先河。

●专家名片

张向立医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郑州市医师协会心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先后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研修,擅长心脏瓣膜修复及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手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房颤外科射频消融手术及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心脏移植术等,特别是瓣膜修复手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血管专家解心病瓣膜修复手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