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竟是颅内动脉瘤作祟医生巧妙改道
TUhjnbcbe - 2023/10/9 17:32: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毛易媛江泓颖李菡)65岁的赵阿姨,近几年因眼睛涨,看东西有重影,时而还会头疼,做过很多眼科检查,都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建议她看看颅内有没有病变。

最近,医院光谷院区神经外科,赵阿姨进行了头颅CT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有可能是动脉瘤。赵阿姨住院后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造影显示这个动脉瘤像一个气球,随着心脏的跳动而膨胀和缩小,且直径超过30mm,非常大,随时有破裂的可能。在神经外科医生追问下得知,3年前,赵阿姨因“右眼剧烈胀痛”曾在其他就诊,医生考虑为青光眼,但是治疗后眼痛一直未缓解。这一次,赵阿姨右侧眼痛的原因终于搞清楚,原来是颅内巨大动脉瘤在作祟。

听说是颅内有巨大的动脉瘤,赵阿姨立刻联想到开颅手术,非常沮丧,她说:“退休这些年,琴棋书画,丰富多彩,这可怎么办?”医生们一边安慰她,一边加紧考虑手术方案。

动脉瘤巨大,对周围神经压迫明显

神经外科祝源主任组织全科室进行手术方案讨论,并和赵阿姨及家属解释沟通,征求意见。第一种方案,直接夹闭动脉瘤侧血管,但存在远端供血困难。祝源主任打比方说,就像有一块农田,因为地势特别低洼,导致严重内涝,一不小心就会外泄,殃及其他田地,如果直接关闭通向这块田地的水管,虽然解决了内涝问题,但是也会造成后方田地缺水问题。于是,第二种方案是,右侧颈内动脉结扎外加远端颅内外血管高流量搭桥,就相当改变供水线路,新修一段水管绕过内涝严重的田地,供向远处田地。但是这种方案破土动工,会有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考虑到赵阿姨和家属都排斥开颅手术,还有一种微创的血管内治疗,在支架辅助下进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就相当于运来一车填料,将内涝的田地填平,但是因为动脉瘤巨大,用于填平的填料也耗资十分巨大,保守估计需要几十万元,这对赵阿姨这种普通退休家庭来说负担较重,同时术后需要多次复查,也存在动脉瘤复发的可能。还有一种方案,即直接闭塞颈内动脉,以达到孤立动脉瘤,让其慢慢萎缩。该方案操作简单,风险较小且费用相对较低,但是牺牲单侧颈内动脉血供,需要另一侧颈内动脉有良好的代偿功能,以保证颅内的正常血供。

讨论后,医生和赵阿姨家属一致决定首先行BOT试验(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下脑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后的代偿情况,如果代偿良好,则可以选择直接闭塞颈内动脉,如果代偿不良,则只能选择其他手术方案。

于是,赵阿姨在局麻清醒状态下接受BOT试验,球囊经过血管送往她的颈部动脉,球囊充起,右侧颈内动脉的血流被完全阻断后,赵阿姨兴奋地说:“我感觉右眼明显有光了,看东西也没重影了。”经观察赵阿姨的言语表达、肢体感觉运动均正常。同时对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进行造影,造影显示赵阿姨的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代偿良好。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代偿效果,神经外科团队继续进行了强化降压下的BOT试验(通常将收缩压降低20%-30%),赵阿姨的言语表达、肢体感觉运动仍然正常,这模拟了血压降低情况下,通过单侧颈动脉向对侧大脑供血的情景。再次进行了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代偿良好。观察了30分钟,赵阿姨的言语表达及肢体活动没有任何影响。

祝源主任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目前BOT试验结果显示阴性,耐受载瘤动脉闭塞。再次和赵阿姨家属说明手术方案后,家属选择闭塞右侧颈内动脉。祝源主任利用可解脱弹簧圈闭塞右侧颈内动脉,颅内动脉瘤失去了血供,逐渐萎缩。手术结束后赵阿姨言语表达,肢体感觉运动均正常。复查头颅CT颅内无异常情况,第二天查房,赵阿姨言语表达及肢体功能均正常,医生告诉赵阿姨,过两天回家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

右侧大脑半球代偿良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竟是颅内动脉瘤作祟医生巧妙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