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救,犹如与“死神”赛跑,从院前识别、急救到院内绿色通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而在急救手段上,早已不是静脉溶栓治疗这一种方法,还有通过介入手术的方法进行动脉取栓,手术难度虽然较高,但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来听听上海九院神经内科“掌门人”刘建仁教授讲述抢救脑卒中病人的故事。
静脉溶栓后症状缓解,介入治疗后偏瘫消失——
脑梗死急救,
不仅仅是输入溶栓药
这么简单
文/本刊记者张旭川采访专家/刘建仁
案例故事
医院诊室门口后
年春日的一个上午,在上海九院的中医科门口,一位年近70的大爷正排队挂号,不料他突然眼前一黑,猛地一下摔倒在地。此时,中医科的医生和护士们连忙上前搀扶,护士一边呼唤大爷,一边迅速检查他的四肢,只见他不仅毫无意识反应,而且右侧的手脚更是不能动弹。坏了!中医科医生立即意识到大爷可能发生了脑卒中。
脑卒中急救就是抢时间,中医科医生马上主动开出头颅CT申请单,并同时联系急诊预检护士,约10分钟后,大爷就完成了头颅CT并被送至九院神经内科急诊。此时,在神经内科等候的医生,手里握着早已过目的患者头颅CT影像,第一时间接诊,并简单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立即判断大爷是“急性脑梗死”,当下就启动“脑梗死绿色通道”,并通知神经内科二班医师送来备用溶栓药物。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签字同意静脉溶栓。先用药后付费,在发病约30分钟后大爷就用上了溶栓药物。
——溶栓后症状稍缓解,术后偏瘫消失
经过静脉溶栓后,大爷的症状稍有缓解,意识逐渐恢复清醒。但右侧手脚的活动能力依旧很差,看起来溶栓效果不显著。医生判断他可能是颈部大血管闭塞,所以导致了溶栓效果差。此时,放射科的脑部血管CT造影结果传来,果然是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于是,医生再次与家属进行沟通签字后,早已待命的取栓小组成员迅速到达了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手术室,准备进行取栓手术。
但是,此时DSA室中整复外科正在进行一个重要的全麻手术,而且此台手术后原计划血管外科将进行手术,且血管外科全体成员早已待命。医务处主动和相关科室协调后确定,在整复外科全麻手术结束后由神经内科先进行急诊脑动脉取栓手术。
虽然手术较为复杂,但经过一个半小时,大爷闭塞的左侧颈内动脉完全开通了。术后复查,他的右侧肢体偏瘫也明显好转,并能够流利对答,术后CT显示,颅内未见出血。遂收入重症病房,继续监测治疗。
图:刘建仁教授(中)与同事正在准备脑血管介入手术
专家点评
高效协作,挽救患者生命为第一
刘建仁:这位患者一方面左侧颈动脉颅外段有接近闭塞的严重狭窄,另一方面颅内段颈内动脉血栓栓塞,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介入手术治疗,即先进行颈动脉颅外段支架植入术,然后完成颅内颈内动脉取栓术。
整个治疗过程,不仅考验脑卒中团队的医学技术,更考验了全院的通力协作能力。从中医科门诊到急诊间,再从急诊间到导管室直至进入病房监护室,上海九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团队衔接快速,医院医务处的协调下,血管外科和整复外科等科室均为救治患者手术让路,医院团队合作的高效和积极,视患者生命为第一的职业精神。
延伸阅读
“中风”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是国人常用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1是看一张脸有无口角歪斜;2是看两只胳膊有无一侧肢体无力;0是聆听是否有言语含糊。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时,则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往就近卒中中心进行救治,比如上海九院等具有资质的国家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迅速的规范化救治服务。
脑梗死的保命数字:4.5小时、24小时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如果能在发病的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者发病24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则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未来发生残疾及死亡的概率。如果患者能在3小时内入院救治,则治疗效果更佳。
专家介绍
刘建仁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专长:脑卒中、脑梗死、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诊治;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和介入再通治疗;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