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
3月14日,大连新增17例本土新冠病*阳性感染者。3月24日,本轮疫情出现“拐点”。3月29日,我市已连续6天无社会面新增阳性感染者。我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病例清零,疫情到了收尾阶段。全市医务工作者多条战线同时“作战”,救治中心、隔离酒店、医院、采样站点……每一处都有着“大白”的身影。昨日,记者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3月30日,累计向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派出医务人员人,医院医务人员人,隔离宾馆医疗保障医务人员人,市区两级共派出核酸采样人员人次。而在这同时,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须臾未停。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急救中心完成院前急救转运任务趟次,医院开展急诊抢救超过1.1万次。
爱与生命的接力战:一天同时进行5个器官(组织)移植
3月18日,大连医院手术室上演了一场“生命接力”。从当日凌晨4时到14时,整整10小时,大医二院4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在同一时间成功完成1例心脏移植、1例肝脏移植、2例肾脏移植、1例角膜移植,为4名生命垂危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同时让1名4岁大的患儿重见光明。
“心脏复跳,手术成功!”一句简单的话语,打破手术间内长时间的宁静,在6个小时30分钟的漫长等待后,手术间内传出捷报,在吴海波教授带领下,心外科团队顺利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近60岁的王先生“换心”成功。“新胆汁流出!”当日13时,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在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肝胆胰外一科主任高振明团队的带领下,肝脏移植手术也顺利完成。同一天上午,王立明带领肾移植团队,又顺利完成两例肾移植手术,两位常年饱受透析之苦的肾衰竭患者重启了新生活。“大夫,我能喝水了,这水真的很甜!”完成肾脏移植手术的小李,目前已经恢复饮水。看到自己尿管里清亮的尿液流出,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握住医生的双手。
守护光明的保卫战:10台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3月25日,25岁小程的世界再一次清明。3年前,小程突然自觉右眼视物不清,两周前,他的右眼视力突然下降,都看不到伸到眼前的双手,黑眼仁儿变成了灰白色,并向前凸出。医院眼科就诊后,小程被确诊为“右眼圆锥角膜急性期、左眼圆锥角膜完成期”,也就是说,他的右眼圆锥角膜后弹力层自发性急性破裂导致了右眼视力急性下降,而他的角膜已经非常薄,任其发展下去则有角膜穿孔破裂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快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3月25日9时30分,市三院角膜移植团队负责人董贺医生为小程右眼做了热成形尽量减轻角膜水肿、尽可能恢复角膜曲率接近正常后完成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手术仅用时30分钟。术后小程右眼视力明显提高。记者了解到,从3月开始,市三院眼科为17位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各类角膜手术共40多台,疫情期间就做了10台移植手术。
生死时速的较量战:为管控区患者封堵“破口”
3月24日凌晨,在大连医院联合路院区的手术室里,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急救。一位来自金普新区管控区的患者,2天前出现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症状,随时可能因大出血、休克而死亡。大医一院启动边排查、边救治机制,医护人员在三级防护下成功为患者封堵“破口”,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大医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亓明说,患者本身有多种基础病,一个月前就曾得过心梗、心衰,血管条件比较差,导致手术风险增大。另一方面,所有医护人员要穿着20多斤的铅衣,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进行手术,对操作的精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手术需要进行动脉穿刺和静脉穿刺,操作非常精细,平时隔着一层手套摸动脉搏动都困难,戴着3层手套仍顺利完成操作。”麻醉四科主任栾永说。经过4个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我们都处于一种氧气不够用的状态,脱下防护服后,洗手衣都能拧出水来。”亓明说,虽然手术过程艰苦,但看到老人暂时脱离了危险,医护人员都特别欣慰。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