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癌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 [复制链接]

1#

临床上根据乙肝肝硬化病史,是一个肝癌高危人群,发现肝脏肿块,首先会考虑原发性肝癌,事实如此吗?

先来看一个病例:男性,75岁,患者发现乙肝病史30余年,确诊肝硬化5年,发现肝内占位1月,腹部增强磁共振提示肝VI段可见团块影,呈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周围环状强化,肿块中央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仍呈持续环型强化,肿块中央呈低密度改变,磁共振报告首先考虑肝癌;如下图:

再来看一下腹部增强CT:肝右叶VI段见团块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病灶大小8.5*5.8cm,增强后动脉期示病灶环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中心呈低密度灶强化不明显,结论肝右叶占位,肝癌可能,转移瘤不能除外。

根据CSCO指南,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果发现肝脏结节大于2cm,只要有一种典型影像学检查阳性就可以确诊肝癌。

该患者是高危人群,但是没有典型的“快进快出”影像学表现,因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笼上一层疑云,这时候或许都会想到穿刺活检,取到组织总能确诊吧?

确实做了肝肿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肝占位穿刺符合慢性乙型病*性肝炎后肝硬化(G2S4),未见异形细胞。

基本否认了肝癌的诊断。(出院三周后随访未进一步诊治)

那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肝内低密度影呢?

CT检查一般参数

平扫:扫描前30分钟口服ml~ml肠道对比剂充盈胃和小肠;

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s~35s)、门脉期(60-70s)、平衡期(2min~)、延迟期(5min)。

我们先来看一下肝癌典型影像表现:

CT平扫: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瘤内常出现坏死而呈密度更低区;常有假包膜,若无边界不清

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低于同层腹主动脉,门脉期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瘤内常可见粗细不均、迂曲的肿瘤血管

肝癌磁共振影像表现: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增强动脉期强化延迟期低密度影表现为“快进快出”。

那肝脏转移瘤是什么样的影像表现呢?

肝脏转移瘤一般呈多发、散在、大小不等结节,也可单发或形成巨块;肿块可坏死、囊变、出血或钙化等,按血供丰富与否分为:血供丰富(甲状腺癌、肾癌)、血供中等(结肠癌、乳腺癌)、血供稀少(胃癌、肺癌)

影像学表现:呈多发性病灶,散在分布,少数为单个病灶;小病灶(3cm)密度均匀,较大者中心液化坏死;环状强化带:瘤周生长活跃,动脉期环形强化,牛眼征或靶征:“牛眼征”(环形强化),即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低于正常肝(消化道腺癌多见)。

肝脓肿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引起肝脓肿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性、阿米巴性、真菌性,可单发或多发,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肝区痛、肝大、感染血象。

肝脓肿CT表现

平扫:圆形低密度区,脓液密度稍高于水,脓肿壁密度高于脓腔、低于正常肝,可见积气或液平

增强扫描:脓肿壁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外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腔内可有气体和(或)液面。脓肿环形强化表现为三环-水肿、脓肿壁(纤维肉芽)、炎性坏死;双环-水肿、脓肿壁;单环-脓肿壁;

肝海绵状血管瘤在CT平扫也呈低密度影其病理改变:单发或多发(9%~25%多发);小者多为实性,大者多为囊实性或囊性;边界清楚,多无包膜;切面蜂窝状,犹如海绵;少数瘤体中央可见瘢痕,偶有钙化;瘤体由丰富的血窦组成。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

①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不均。

②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密度逐渐减低;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较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肝海绵状血管瘤

增强扫描后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A),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B),直至全瘤充填(C)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增强扫描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瘤体中心始终未强化。

肝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①平扫: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为均匀性低信号,T2WI上随回波时间延长,血管瘤的信号强度递增,直至超过胆囊信号,称为“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与CT表现相似。

临床影像典型的影像很快就看出来了,但是临床总是变化莫测,像雾像雨像风,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多留一个心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