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月大婴儿腹部肿瘤直径18厘米专家精准切 [复制链接]

1#

近日,医院小儿外科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除瘤大战”。年仅2个月大的婴儿小西(化名),腹部长出一个巨大的、占据了腹腔一半空间的肿瘤,在小儿外科学科带头人苏诚教授手术团队的全力救治下,成功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使得小西转危为安,终获新生。

两月婴反复腹胀

小西自出生后便反复出现腹胀症状,医院多次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腹胀愈发严重,家长经多方打听,驱车多公里,带着小西来医院找到小儿外科苏诚主任寻求诊治。

苏诚教授接诊后,发现小西腹胀如球,伴有间断呕吐、排便不畅等症状,2个月婴儿腹围竟有50厘米,腹壁张力高,肠鸣音弱,便迅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检查显示患儿腹腔内长了一个最大直径达18厘米的不规则肿物,结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考虑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患儿已出现了肿瘤的压迫症状,且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不容乐观。

高难度手术切瘤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苏诚教授立即组织MDT多学科讨论,带领小儿外科团队决定为患儿行肿瘤手术切除,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发现患儿肿瘤上起胰腺、胃后方,下至盆腔,来源于腹膜后,与大网膜、胰腺、左肾及周围部分肠管致密粘连,小肠及系膜被完全挤压至右侧,胃、胰腺及脾血管受压向前上推移,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受压向右推移且与肿瘤缠绕粘连,左肾血管被肿瘤包绕。手术需要在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同时,保护紧贴的血管和脏器不被损伤,难度极大。

在麻醉科及儿科NICU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历经3小时,肿瘤被完整切下,周围脏器血管完好无损,出血约20毫升。巨大瘤体占据患儿超过1/2腹腔,瘤体重达1公斤,超过婴儿体重的25%。

肿瘤完整切除后,在小儿外科、儿科NICU团队日以继夜的守护和治疗下,患儿逐渐平稳,目前已开始正常进食,不日即可康复出院。

专家介绍,畸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发生部位最多见于骶尾部,其次为性腺、腹膜后、纵隔部位,其中腹膜后畸胎瘤约占所有畸胎瘤的14%左右,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儿,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女性略多于男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