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患重疾遇保险交接期,前后两家保险公司 [复制链接]

1#

文/羊城派记者张闻通讯员罗倩琳李允玲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买保险正是为了应对“旦夕祸福”的特殊时刻。不过,因为患病日期与手术日期不一致,而且正处于新旧保险期限更替期间,市民邹先生理赔时遭到两家保险公司拒赔。邹先生一怒将两家公司分别上诉至禅城法院。最终,禅城法院判决其中一家保险公司应担责。10月10日,禅城法院公布这样一起案例。

患病却遇“保险交接期”

据了解,本案原告邹先生所在的公司先后在两家保险公司为其购买了团体重大疾病保险。邹先生表示,年3月29日,他突感身体不适,于医院就诊,经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及高血压3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年4月20日,邹医院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并于年5月5日出院。

年3月29日,邹先生所在公司为其在甲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额为元,约定生效日期为年4月1日零时起,保险期限为12个月。而在此之前,该公司为邹先生在乙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额为元,保险期间为年4月1日零时起至年3月31日24时止。当邹先生向两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均遭到拒绝理赔。

乙保险公司认为,其与邹先生所在公司的保险合同已于年4月1日终止。而且对于“主动脉手术”,合同明确约定的重大疾病是指手术,并非疾病或疾病状态。邹先生于年3月29日入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不符合约定,不属理赔范围,邹先生于年4月20日实施主动脉手术,但年4月20日并非保险期间内。故邹先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不属于约定的重大疾病,且实施的主动脉手术在保险期间外,故无论在保险期间内或保险期间外,邹先生主张的事由均不属于保险事故,被告不应承担保险责任。

甲保险公司则辩称,邹先生诉称的重大疾病是保险合同生效前就已经发生的,不属于其赔偿范围。而且邹先生在投保人向被告预交保费当天已经发生重大疾病,这已经是客观事实而并非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不符合保险合同的射幸性,不是可保风险。投保人预交保险费时,被保险人之医院就诊,投保人也未向被告申报其为已经患重大疾病的人员,导致被告无法了解该被保险人的真实状况。因此,该公司不需承担赔偿责任。

患病时尚处保险期内

禅城法院认为,邹先生是在年3月29日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高血压3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其经两次转医院接受治疗,并于年4月20日进行手术治疗。由此可知,邹先生被确诊患重大疾病是在年3月29日而并不是年4月20日,医院医疗条件才未对邹先生施医院治疗,医院对邹先生的病况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段,同时亦表明邹先生的疾病的确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进行的时间并非是确诊其本人罹患重大疾病的时间,另外,何时施行手术也不是邹先生可以自行选择,因此,邹先生发生重大疾病是在乙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间内。

对于甲保险公司的抗辩,法院认为,邹先生于年3月29日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高血压3级,而案涉保险单签单时间为年3月31日、生效日期为年4月1日零时起,因此,邹先生发生的重大疾病是在案涉保险合同成立前,甲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在邹先生诉乙保险公司一案中,法院判决乙保险公司赔偿邹先生保险金元及利息。而邹先生诉甲保险公司一案中,法院驳回了邹先生的诉讼请求,邹先生不服,向中院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来源

羊城派

题图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

田恩祥实习生陈晓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