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明显,忽冷忽热,心梗的发生率也高了不少,有时一天几台急诊抢救手术。
虽然很累,常常半夜没法睡觉,但挽救生命的感觉会让人心情特别好,疲惫也会一扫而空。
但也不总是这样,网上流传的关于心脏支架的谣言,经常让相信它的患者处于危险的边缘,而医生有时也很无奈。
举个例子:
前几天,半夜急诊来了一位男子老李,52岁,出现反复胸痛2天,加剧4个小时。
急诊科医生一听就觉得不对劲,立即做了个心电图,果然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心脏病。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其实有不少急性心梗的患者会出现的典型症状,对于这类病人,有经验的医生常常听患者简单的几句描述,就能在心里有个大致的判断方向了,当然,由于胸痛的原因有很多,还是需要通过心电图和抽血或CT等检查来确诊。
像老李这种急性心梗,按照目前的国际和国内指南,要立即打通堵塞的血管,而首选的方法就是急诊介入手术,同时从临床观察上看,这种病人通过急诊支架手术的获益也很高,并且能够迅速缓解胸痛症状,挽救坏死的心肌,尽可能的恢复心脏功能,挽救生命。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劝说,患者和儿子死活不肯,老李说:他爱人身体不好,今后出院后他还要干活养家糊口,而且经常听人说,一旦放了支架后,就会变成废人了,不但以后不能干活工作,还要吃一辈子的药不能停,所以要求保守治疗。
儿子也在一旁补充:他老爸平时除了有点胃病外,身体一直很好,这次才第一次发病,马上就要心脏手术一时间肯定接受不了,还是缓几天让他父亲有个适应的过程,再和家里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手术。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急性心梗是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每耽误一分钟,离死亡的危险就更进一步,即便没有死亡,心肌受损也会更严重,就不要说以后能不能恢复干活了。
缓几天再手术?不建议,除非错过了手术的时间窗,否则即使病人能幸运的度过前面几天,但出现心衰、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们父子还是坚决不同意,而且也不肯溶栓治疗,原因是老李有胃病,听说溶栓有副作用,就担心溶栓会出血不安全,对将来身体健康有影响。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发病3个小时内溶栓效果很不错,当然6-12小时也可以,但是发病时间越久,溶栓的效果就可能越差,风险加大。
如果发病当地没有急诊支架手术的条件,也可以先溶栓,然后再根据血管是否被打通决定下一步处理,例如:如果没有溶通,那么要尽快补救手术,即使溶栓成功了,也需要医院评估。
我们平时说的胃病并不是溶栓的禁忌症,除非近期有活动性出血、主动脉夹层、脑出血病史、没有控制的特别高的高血压、最近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等等情况,这些才是禁忌症。
像老李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溶栓,如果能打通血管对病情还是很有利的。
但我们在临床上也经常遇到,不少患者和家属担心溶栓可能有风险,实话实说,溶栓当然有一定的风险,虽然发生几率不高,可一旦发生就相当麻烦,例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
然而急性心梗的风险远比溶栓的风险大得多,心梗死亡率也很高,不应该因噎废食,这也把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大家还有个担心过度医疗的问题,但急性心梗急诊手术是全球公认的,包括胡大一教授也赞同急性心梗的急诊手术。
因为这是救命的手术,而且效果显著,从血管再通技术发明之后,心梗的死亡率从30%降到4%~5%。
心路星尘医师建议:
1、胸痛后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量不要医院。
一般和胸痛中心能取得联系,可以走绿色通道急救,而且会携带抢救设备,同时心梗猝死是很常见的,这时医生护士都是专业的心肺复苏能手。
2、不要用力咳嗽自救,不要用力拍打自救,这些只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要安静休息,送到就近的胸痛中心。
3、到医院后,及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犹豫,不要四处拨打电话咨询,不要等三姑六婆所有人到了现场后再商量决定,这些都是浪费宝贵的心梗抢救时间,因为只有现场的医生最了解病情,最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治疗方案。
4、该签字就签字,该手术就手术,该溶栓就溶栓,该保守观察就保守观察。
如果病人已经休克或心跳骤停了,请在一旁祈祷,不要干扰医生的抢救,这时候不需要任何人发话,所有医生一定是全力以赴的,如果只有冒险手术才有一线生机的话,最好能选择信任医生的建议。
老李最后还是没同意手术和溶栓,他还是担心要一辈子吃药,选择了住院保守观察。
其实,导致一辈子吃药的是心肌梗死这种疾病,不是心脏支架,支架手术只是把血管打通而已,一段时间就会被包埋进血管里了。#百里挑一#
第二天查房时,心电监护仪上显示着刺眼的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虽然没有再明显胸痛,但老李还是反复胸闷,开始有点儿气喘,心力衰竭估计是不可避免了。
可惜才52岁。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并取得授权!更多有声科普请